【鲜花预定决策参考】花+:按周预订+产地直达,把鲜花从云南花田送到你的手中

用户定位

hua+1

@变革家(Reformer),专注创业项目拆解,帮股权投资者把好第一关!平台方、领投方、项目方各有动机,经常让股权投资者成为“接盘侠”。@变革家 让您更全面考虑问题和尽可能的规避风险!2016年2月1日起,变革家启动“项目分析众包”,和更多专业人士一起为您提供更多元更专业项目投资视角,让您“不纠结”的决策!优质服务需要您的鼎力支持!包养请点击链接:https://jinshuju.net/f/SUptzA

经多位 @变革家会员 的要求,为了便于大家对股权投资平台“云筹”上正在募资的项目“花颂”进行投资决策,变革家摘选了@人人酱 对”花+“的相关报道,作为竞品共同讨论,仅供各位会员和众筹投资者们投资决策时作为参考。

众所周知,女生们对鲜花和美衣总是缺少应有的抵抗力。花 + (Flower Plus)是个提供鲜花产地直达业务的按月订购服务商,与野兽派、Roseonly等高端品牌不同的是,它专注于 C 端日常鲜花的使用场景(自用而非送礼)、每周配送一次,同时价格更为亲民(统一价格为每月 98 元/4 束或 168 元/4 束)。

创始人王柯介绍说,在欧美国家,鲜花属于快消品的一种。拿美国为例,当地的鲜花市场总额约 350 亿美金,其中 25%的份额(即 500 多亿元)为日常鲜花。因此,如果你去欧美国家转一圈,会发现当地的超市和百货通常都有售卖鲜花的柜台,人们下了班后会习惯地顺路买束花朵带回家中做装点。而在国内,日常鲜花这块市场基本上处于空白的状态。“没有女人不喜欢漂亮的鲜花,只是存在价格和购买是否方便的问题,我们要解决的就是这点。”

hua+

“花 +” 的做法是这样的:用户通过微信端提前预订后,平台会派出云南当地的团队到花农和花市进行采购,其中前者的比例占到 80%,之后通过干线运输送达机场,落地后直接运往公司。随后,“花 +” 团队会对鲜花进行一个预处理和打包,再由落地配公司送到用户的手中。整个流程约两天半的时间,由于是从产地直达,因此在压低了成本的同时,损耗率基本能控制在 2%左右。王柯解释说,传统线下花店之所以损耗率高,一是因为中间经历了层层渠道环节,而鲜花又是对时效性非常高的品类;二是由于无法精准预测用户需求。同时,供给端方面,目前云南当地有 10 万亩花田,但花农们一年只有四个节日(情人节、七夕等)是可以赚到钱的,但大部分鲜花都廉价地在本地被消化了。“如果日常鲜花能做起来,他们(花农)的收入也可以大大提高。” 王柯说。

据悉,“花 +” 平台今年4月1日 正式上线,目前覆盖城市包括上海、北京、广州 、成都几大城市,上海地区每周单量约一万,客单价 150 元,回购率 50%以上,其中 60%送往办公室,40%送往家中。未来,“花 +” 希望像 “三只松鼠” 一样,聚焦做好这个细分品类,使之成为能够代表品类的品牌。不过王柯也坦言,未来公司发展面临最大的挑战来自于供应链的压力,比如前端的鲜花采购和后续的落地配送服务,因为鲜花对配送的要求相对较高。

产品上线之初获得数百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王柯是名连续创业者,有十年创业经历,曾任职于安居客。团队位于上海,20 人规模。和 “花 +” 采取类似模式的还有 36 氪此前报道过的 “花点时间”。采访的最后,我好奇地问王柯,之前多次的创业经历给他带来了哪些启示?他想了想说,有两点:一是会关注项目是否拥有正向的现金流,二是整个市场的发展趋势一定得是向上发展的。(文/人人酱 来自36氪

《获千万级 Pre-A 轮融资后,花 + 想继续深挖鲜花供应链》 作者:二水水

梳理一下,“花 +” 供应链从上至下的流程大致可以分为:“提前预测需求 + 花源控制 + 干线运输 + 打包分拣 + 终端配送”

首先,“花 +” 在后台设有一套算法,能够根据用户信息(比如同一个办公室不能送相同的花束、新老用户收到的搭配不同等等)以及鲜花的价格波动自动形成采购订单,并发送到公司合作的花源基地。王柯表示,目前他们在用户端已经能做到提前 3~4 个月预测需求,包含品种和数量,为按需种植创造条件。

花源基地收到采购订单,就会开始着手采摘。“花 +” 在花源端采取了买断 + 合作两种方式,项目成立至今,花田和基地数量已有 20~30 个,总面积一千多亩。都位于云南省,产地相对集中。除了国内基地,“花 +” 也逐渐开始与一些成熟的国外基地建立合作关系。

鲜花被采摘下来之后,一般在当天晚上就会通过空运形式送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消费城市。由于摘下的鲜花都是未处理的状态,在鲜花落地后,就会被送往城市仓库进行分拣打包。

“我们已经能做到每天生产 3 万束鲜花,全都是人工操作。” 王柯说,“未来我们会上自主研发的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在现有人员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达到每天 12 万束的产能。

在最后一公里上,“花 +” 则是整合了多家物流配送公司,根据订单的密度、距离等维度进行分配,以期优化配送效率。除此之外,公司会在各个城市设立自提点。比如在上海,“花 +” 已经建起起 60 多个短物流配送点,以及在 100 多家咖啡馆设立了自提点。

经过这一整套流程,“花 +” 已经能做到 80%以上的鲜花在收花日中午 12 点前将花束送到用户手中,未来他们希望继续优化供应链,将这个比例在半年内提高到 95%以上。

根据团队提供的信息,九月底到现在,“花 +” 的销售额增长了 4 倍,12月 份销售额 600 多万,注册用户增长到了 20 多万。市面上,和 “花 +” 采取类似模式的还有 36 氪此前报道过的 “花点时间”。另外,“宜花” 则是不直接面向 C 端用户,选择了 B2B 的玩法。

虽然和欧美国家已经将鲜花作为快消品的情况有所不同,中国的鲜花市场还处于培育阶段。但王柯表示,这是一个 300 亿的市场,且遵循规模经济,做的越大就越有优势。因此他们目前不考虑模式转型。

“从花田种植到干线运输,再到终端消费,中国市场始终围绕着礼品鲜花和婚庆鲜花做文章。而由于频次低需求不稳定,导致整个市场损耗大单价高,这是整个鲜花市场始终在原地打转的根本原因。” 王柯说:“因此 C 端市场的日常鲜花消费,仍会是我们主攻的方向。”(文/二水水 来自36氪

关于“鲜花预定”的更多路演实录、投资建议和模式分析等重要决策参考信息请点击这里:http://biangejia.com/archives/tag/%E9%B2%9C%E8%8A%B1%E9%A2%84%E5%AE%9A

怎样获得“让人尖叫”的众筹项目投资建议?

(1)扫描并关注变革家公众号:biangejia 。

(2)通过百度搜索关键词:“项目名称(空格)变革家”。

(3)加入会员/VIP,包养变革家。多位专家多个角度真诚直言,让您决策“不纠结”!点击获取:https://jinshuju.net/f/SUptzA

biangejialogo

参与讨论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