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家(Reformer),专注创业项目拆解,帮股权投资者把好第一关!平台方、领投方、项目方各有动机,经常让股权投资者成为“接盘侠”。@变革家 让您更全面考虑问题和尽可能的规避风险!2016年2月1日起,变革家启动“项目分析众包”,和更多专业人士一起为您提供更多元更专业项目投资视角,让您 “不纠结”的决策!优质服务需要您的鼎力支持!包养请点击链接:https://jinshuju.net/f/SUptzA
我认为,新媒体创业,要想做出商业价值,需要考虑这三个维度:影响到的用户是否精准;用户是否有购买力;用户基数是否足够大。
影响到的用户是否精准
很多人做新媒体,追求的目标是阅读量;而要想有阅读量,追热点肯定是最佳的路径。但问题是,热点几乎天天不同,发生在不同的领域,所以不同的热点影响到的用户群大不相同;长期下来,热点媒体的用户几乎是大杂烩。如果单纯看网站流量或微信阅读量,看起来都不错,但嫁接商业模式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
理想化的情况是,一家新媒体嫁接某种商业模式时,最好这种商业模式能覆盖到这家新媒体的所有用户,这样才能发挥出最大价值。痛苦的是,大多数新媒体不够精准、用户不好分类,除广告模式之外,无论嫁接哪种商业模式,都只能覆盖到平台上的一小部分用户,得不偿失。如果某家新媒体说“所有人都可以是它的用户”,那么基本可以判断,这家新媒体不会有多大的商业想象空间。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惑:某某新媒体看起来影响力很大,但为何只能做广告。因为,用户太杂,除了广告模式能覆盖到它的绝大多数用户外,其他的商业模式无能为力。我们假想一下,一家每日UV有10万的新媒体,其中只有5000的UV跟创业有关;如果这家新媒体上线投融资对接平台服务,结果可想而知。
影响到的用户是否有购买力
有朋友可能会说自己的新媒体影响到了精准的用户人群,但依然没看到商业价值。比如,天天只做娱乐八卦,影响到了一大批看起来蛮精准的用户;又比如天天只做美食推荐,也影响到了一群吃货。但是,这群人本身购买能力不够,除非影响到千万级别以上的用户数,否则也没有什么太大商业价值。
在互联网圈待久了会有这样的一个误区:搞科技互联网的人最有购买力。所以,很多科技新媒体,他们的内容都围绕着互联网人群展开,也只为互联网人群服务。实际上,科技互联网人群,在中国从来不是最有购买力的,而且互联网免费惯了,即便有购买力也未必愿意购买。目前,行业里面专注互联网创业的媒体,如果想在互联网创业浪潮里靠做公关赚钱,会很艰难。因为,互联网创业者不算是有购买力的人群。
针对互联网创业的FA服务,面对的是有购买力的机构或投资人,情况会好一点,但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光鲜。而做股权众筹,创业项目并不是稀缺资源(绝大多数好的项目会被专业机构抢走),用户(有钱的购买者)更重要;所以,除非平台影响到了真正有购买力的高净值用户,否则做股权众筹的逻辑也不对。
影响到的用户基数是否够大
要达到第一点和第二点,其实不难,做垂直细分,影响垂直细分领域里面的中上层就可以。不过,在选择领域时,还得考虑领域是否大,太小的领域,即便再精准,能影响到的用户基数如果太少,商业价值也会受影响。如果要做行业性质的新媒体,一是要考虑行业大小,二是还要考虑行业的互联网化程度。
中国的中小企业数量超过1000万,经过政府层面的互联网+宣传,绝大多数企业对互联网已经不陌生,加上近年来,实体经济整体不好过,有转型需求且在实际行动的企业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为这个人群提供互联网转型的时机已经真正来临。目前,互联网+的痛点,已经不在线上互联网端,而在线下端。把互联网的思维、工具及服务、人才引入线下,打破线下的信息及服务不对称,这能产生巨大的价值。
综上,要判断一家新媒体是否有商业价值,除了看是否有线上流量外,是否具有线下号召力也是重要的考量指标,因为只有用户愿意走到线下,才代表他真正他认可某家新媒体,才有机会去嫁接除广告之外的商业模式。做新媒体,要找到精准且有购买力的用户,未来才能真正嫁接起类似股权众筹这样的重商业模式。(文/黄渊普 来自百度百家)
怎样获得“让人尖叫”的众筹项目投资建议?
(1)扫描并关注变革家公众号:biangejia 。
(2)通过百度搜索关键词:“项目名称(空格)变革家”。
(3)加入会员/VIP,包养变革家。多位专家多个角度真诚直言,让您决策“不纠结”!点击获取:https://jinshuju.net/f/SUptzA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