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家(Reformer),专注创业项目拆解,帮股权投资者把好第一关!平台方、领投方、项目方各有动机,经常让股权投资者成为“接盘侠”。@变革家 让您更全面考虑问题和尽可能的规避风险!2016年2月1日起,变革家启动“项目分析众包”,和更多专业人士一起为您提供更多元更专业项目投资视角,让您 “不纠结”的决策!优质服务需要您的鼎力支持!包养请点击链接:https://jinshuju.net/f/SUptzA
浪花淘尽英雄,中国电影公司新格局:五“大”、三“粗”和BAT
从票房走势上看,这是一个寂静的春天;从行业变动上来看,这个春天并不寂寞。
博纳宣布完成私有化交易从美国退市
光线做了两年的先看网暑期要推出了
华谊兄弟高层做了重大调整和变动
小马奔腾上市对赌失败……
屋漏偏逢连阴雨,而通过做高电影票房撬动金融产品的快鹿在长歌一曲后,陷入了兑付危机……
与此同时,各家新老电影公司粉墨登场,对外公布新片计划。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好莱坞的电影公司格局相对稳定,一般而言,有“六大”电影制片厂:派拉蒙、索尼/哥伦比亚、环球、迪士尼、华纳兄弟、二十世纪福克斯。
每家大的制片厂又有附属的独立制片公司,它们被称为“迷你好莱坞”。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并不隶属于“六大”的独立制片厂,比较大的像狮门影业、顶峰娱乐、威秀影业、传奇影业。
早在2011年,《新京报》也曾模仿好莱坞的“六大”,判定了中国电影公司的“五大”,分别为:华谊兄弟、博纳、星美、光线、小马奔腾。如今,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马奔腾因主心骨李明的去世而分崩离析,而专注于国产艺术片的星美影业也因《王的盛宴》、《黄金时代》等多部影片的失利出局。星美影业似乎在市场消失,脱胎于星美的嘉映影业倒是在不久前发布片单。在三四十年代,好莱坞的制片厂格局为“五大”(Big Five):华纳兄弟、米高梅、福克斯、派拉蒙和雷电华,“三小”(Little Three):哥伦比亚、环球、联艺。从发展阶段来看,中国电影市场更像黄金时代的好莱坞,本文借鉴这个分类对中国电影公司格局做一简要概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从严格意义上讲,按照好莱坞的标准,中国目前所有的电影公司都可能是独立制片厂,电影生产大多依赖优秀个人而不是工业体系;第二,当下电影公司都在往泛娱乐化的方向发展,即便是制片领域,跟投加磅也很风行,公司财报或者票房总和的意义只具备一定参考价值,本文主要依据的是电影公司的资历以及原创内容生产能力;第三,国有制片厂除了中影、华夏两家垄断引进片发行之外,上海电影制片厂也比较有活力。作为传统的国企,相较于民营企业而言还多了一重体制上的挑战,不在讨论中。
“五大”
这里的“五大”应该没有多大异议:华谊兄弟、博纳、光线影业、乐视影业,加上后来居上的万达。
2015年的《寻龙诀》,不仅制作上是电影工业的标杆,在幕后操盘上也比较符合电影工业的一种理想状态:万达、华谊、光线三巨头联合投资,风险共担,共同推动项目进展。三家公司各有所长,华谊资历最深,1998年开始从事制片发行业务;万达产业最大,国际化扩张买买买不停;光线做娱乐报道出身,营销团队实力惊人。因《西游降魔篇》官司,华谊丧失了和周星驰合作的机会,《美人鱼》投向光线,34亿的票房分成必将为光线今年业绩添彩不少。
从发展机遇上来讲,光线是电影市场审美趣味转变最大的受益者,不管是喜剧(《泰囧》、《港囧》)还是青春片(《致青春》、《左耳》),都是引领潮流者。而华谊以冯小刚为代表的老派则在这场悄然无息的变化中落后了,提出了“去电影化”的发展思路,去年又以《老炮儿》重新扬眉吐气。虽然华谊兄弟在电影行业占有率快速下降,但仍然在上市公司层面保持着良好的盈利能力,以9.8亿的净利润在去年的影视类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华谊今后要激活实景娱乐等其他版块,还是需要在电影业务上发力,没有足够多热门的影片,其他版块也难以为继。万达就对此心知肚明,买下传奇影业还是看重它旗下的IP,作为后起之秀,自己的影片库不足以支撑起文化地产的大局。
和香港影人密切合作是博纳的一大特色,以至于有“港片桥头堡”之称。于冬最先喊出了“电影公司都要给BT打工”的论断,危机意识源于在《智取威虎山》之前,博纳没有一部在票房口碑双赢的代表作。也正是因为《智取威虎山》,让于冬做出了从美国退市的决定,票房大卖但同期博纳在纳斯达克的股价却一直在下跌。乐视先BAT之前提出了互联网影视公司的口号,更从新画面接棒了张艺谋。左手张艺谋,右手郭敬明。去年人们能记住的几个和乐视有关的事件都不算是好新闻:对《太平轮:彼岸》发行放任自流,《消失的凶手》终究因“生态战略”成为“消失的电影”,唯一票房不错的《九层妖塔》口碑极差。张艺谋的《长城》联合中影、传奇影业,然而传奇影业已经被万达收购,这到底算谁家的?
“三粗”
“三小”的争议应该就比较大,改成“三粗”也是取“粗略概括”之意。这三个公司相对比较有代表性,分别是:代表香港电影公司的安乐,代表从传统电视剧业务转型到电影领域的新丽,代表制作中小成本电影为主的福建恒业。江志强作为安乐影业的掌门人,深度参与了中国电影产业化过程,见证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这为安乐在内地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捉妖记》的历史性成绩有偶然,也有必然。除了正在公映的《我的特工爷爷》,今年还有安乐的两部续集片上市:《北京遇上西雅图2》、《寒战2》,预计票房成绩都可圈可点。寰亚、英皇在三月份的香港国际影展发布了新片计划,然而安乐却不动声响,可以确定的是《捉妖记》有三部曲计划。
争议最大的应该是新丽。其实从电视剧转战电影比较出色的还有:华策、海润。华策尽管在电影业务上有增长,但多是参与投资和发行,像《我的少女时代》、《刺客聂隐娘》;在原创内容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如影剧联动的《微微一笑很倾城》。海润在电影方面和杜琪峰展开了深入合作,但杜琪峰最新作品《华丽上班族》却在票房上失利。相比之下,新丽投资的电影则比较稳、狠、准:远的有《我的早更女友》,近的有《夏洛特烦恼》、《煎饼侠》、《道士下山》。
福建恒业远离影视产业聚集的北京,靠发行中小成本电影起家,转而投入制作,前期作品以恐怖片最具盛名。近年调整战略布局,以惊悚、女性、喜剧为主打,成功推出了以黄真真为代表主打女性市场的催泪爱情片,如《被偷走的那五年》、《闺蜜》等。中小成本电影是福建恒业的招牌菜和标签,恒业总经理陈辉2013年曾表示“我们至少未来的五年内不会拍那种比如说大型的古装动作,或者是战争史诗类的电影”,宣称要做“中国的狮门”。事实上,中国“五大”电影公司的制作和生产能力,也不一定比得上美国的“小厂商”狮门。
BAT
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三家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在一年之间先后布局电影产业。有意思的是,BAT进入电影行业的时间点,和一个新词——IP被大肆鼓吹到人尽皆知,几乎是同步进行。2014年6月,阿里影业成立;同年7月,百度旗下的爱奇艺也成立了专门的影业公司;2015年初,百度又悄然成立百度影业。2015年9月,腾讯先后宣布成立两家电影公司——企鹅影业与腾讯影业。企鹅影业基于腾讯视频,侧重拍摄网剧、投资影片;腾讯影业则基于腾讯互娱,侧重由旗下的文学、动漫的IP改编电影。
“今后,电影公司都要给BAT打工”,只是一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气之词,不具备现实的参照意义。目前来看,BAT都是电影行业的雏鹰,在内容生产以及产业升级方面的能力尚需检验。BAT的优势在于集中优势资源对电影进行整合营销,还有就是电影衍生品的开发和运营。以BAT实力最大的阿里影业为例,阿里目前的主营业务主要是内容制作、互联网宣发、娱乐电商和全球化四大块。根据财报,2015年阿里影业在内容制作业务的收入是5550万元,而 2014年的收入是1.154亿元。亏损从2014年的6600万元增加到了1.061亿元。亏损扩大的最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影视项目还处于研发与制作阶段。总体来说,2015年阿里影业并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一家影业公司最主要的内容制作上,而是集中在做一些内部的业务整合,以及外部投资上。
除了互联网公司的鼓吹,IP成风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电影的生产能力和创新速度,跟不上日益膨胀的市场。很多所谓的IP,其实都是特别小众的青少年亚文化,从本质上是和电影这种大众化取向的艺术形式相违背的。IP可能在网剧和电视剧领域有出其不意的效果,但对于侧重工业制作和审美体验的电影来讲,是远远不够的。国产卖座电影当中真正意义上的IP(网文小说)只有《寻龙诀》(《煎饼侠》已经算是原创了),不管是时间还是精力,那可是花了大力气去雕琢的。反观当下,不少人买了几个IP,就能攒一个电影公司出来,未免把赚钱这回事想的过于简单了。(文/杨文山 来自百度百家)
怎样获得“让人尖叫”的众筹项目投资建议?
(1)扫描并关注变革家公众号:biangejia 。
(2)通过百度搜索关键词:“项目名称(空格)变革家”。
(3)加入会员/VIP,包养变革家。多位专家多个角度真诚直言,让您决策“不纠结”!点击获取:https://jinshuju.net/f/SUptzA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