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研究】从O2O到O&O:这会是在线教育的出路吗?

教育

biangejiao2o
变革家,专注创业项目分析,帮股权投资者把好第一关!
自从2013年“在线教育元年”的开启,经过2014年的火热和2015年的井喷,当在线教育走到2016年,其与传统线下教育之间“谁去谁留”之间的口水战也愈演愈烈。然而,当我们回到字面上来看,线下教育也好,在线教育也罢,基于“教育”的二者势必应是相吸而非相斥。线下教育有其固有优势,在线教育也并非完美无缺。关键在于二者有机结合,线上线下两手抓,一句话:O2O (Online to Offline),更应该是O&O (Online and Offline)。

就目前O2O教育的运营模式来看,线上线下的结合似乎是个伪命题——线上所负责的大多是对线下课程的一个提前筛选和预约。而在这样的一个“中介平台”式的运用过程中,线上与线下二者实际上是脱节的。

理想的O2O教育,其实不妨称之为O&O教育,二者效用的发挥是相辅相成的——对线下教育是补充,对线上教育则是延伸。

对于传统教育培训机构而言,O&O教育能做到互补,以线上教育大数据、个性化的优势弥补线下课程定点定时定人的不足,同时也能打破线下教育的时空限制,提高教学的效率。

对线上教育来说,将线下教育中良好的师生互动和学习氛围的营造结合进来,再辅以大数据筛选更优质的教学内容和教师资源,则能更好地将线上和线下教育两者的优势相结合。

如此,在线教育与线下教育二者比起“相爱相杀”,更要“相亲相爱”。而他们之间几个结合点也显而易见:

1营造学习氛围

传统教育中,教室、老师、同学是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这些元素间的相互制约,在客观上营造了“无法分心”的学习氛围,使学习者能更加集中注意力,“别无他选”地进行学习与讨论。

而在线教育在打破了时空限制的同时,对学习者的自觉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用技术方法来有效得到改进。以Minerva大学研发的互动教学平台Active Learning Forum为例,其在移动端配备的摄像头让在线课程不那么过于“自由”——甚至还有一个观测的技术,如果学习者的脑袋太长时间没有移动位置,就会被认为在开小差。这就保证了教学的跟进度与学生的完成度,协调了传统和在线二者对学习氛围和自由度的兼顾。

2打造学习闭环

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包括知识的输入、内化与输出,在这其中,与老师的互动和与同学的讨论是关键。而如果在线教育只是把线下课堂搬到线上或者只将教师、教材等资源简单地进行线上重现,那绝非在线教育的本意。

事实上,在线教育是可以借鉴传统线下教育的模式,更好地实现“输入—内化—输出”这个教育的闭环的。以近两年十分火爆的“翻转课堂”为例,将知识讲授通过视频置于课前,学生先自主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再到线下的课堂上直接进行师生互动讨论,答疑反馈,比起单一的传统教育,这一混合式教育更加高效地完成了整个教学内容。

当然,“翻转课堂”还可以有进阶版,就是学生自学后的讨论也在线上进行,通过线上的学习社群,由专业的老师、志趣相投又水平相近的同学组成,大家对自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深度讨论,进行知识的内化和输出,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在线教育通过大数据的智能分析,也可以保证其适配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需求的差异,从而将个性化培养做到极致。

3建立人际关系

1 1

 

根据上述所言观点,可能会对教育O2O相关公司构成利空影响:

致优教育 (A轮,过往投资方:学大教育、君联资本)

致优教育是一家专注于K12阶段课外辅导市场的1对1辅导业务平台,为学生提供O2O教育辅导,隶属于北京博学致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托您的福 / 万能薄荷教育 (天使轮,过往投资方:BWVC泽厚资本、创投圈拓璞基金)

托您的福是一家留学英语O2O教育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托福、雅思等服务。隶属于北京万能薄荷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清大世纪教育 (C轮,过往投资方:RRJ资本、新加坡华侨银行、鼎典资本)

清大世纪教育是一家专注于K12阶段教育的O2O服务公司,主要面向高、中、小、幼等各年龄层次学员提供相关教育辅导服务,主要产品形态包括:预录教学视频、)教学产品(出版物、平板电脑、可触电视等)、辅导学校、在线课堂等。

家有学霸 / 小余教育 (Pre-A轮,过往投资方:紫牛基金、罗辑思维)

家有学霸是一款家教O2O应用,致力于帮助家长找到国内最优秀的学霸,上门为孩子辅导作业,解决各种课业难题,杭州小余小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产品。

 

正文内容来自教育观察网。了解更多决策参考信息请添加变革家小秘书(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务”方便备注)或直接点击会员链接:https://jinshuju.net/f/Z7rfJh;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变革家”;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变革家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ok

文章关键词

参与讨论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