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聪的商业模式:在互联网上“复制”万达!

文娱

w020150216361577418164

变革家,让天下没有难懂的生意!23日,王思聪现身北京某酒吧的照片在网络曝光,躺坐沙发,身旁美女穿着清凉,立马又上了热点,令网友感叹。王校长从来不缺话题度,一次露面就能聚焦一大批目光。 很多人都说王思聪是站在万达巨人身上,但是他们之间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

互联网就是实体的“镜子”:实体啥样,互联网也是啥样

在过去的一年,IP突然像当年的房地产一样,受到资本的爆炒,各种IP的价格扶摇直上。

但我认为,未来十年,IP就会像当年的房地产一样继续快速升值,IP现在就好像北京的房价是2万一个平米,已经涨了很多,大家觉得很贵,但是未来会涨到5万10万,所有有IP打造能力的企业,就是NB的地产开发商,能在这一波浪潮中赚大钱。

王思聪的父亲,万达集团的创始人王健林,是过去10年中国最成功的地产商,万达的成功,是实体产业的标杆案例,它的成功其实对虚拟世界的IP生意,具有颇多的借鉴价值。

我记得在我的老家,湖北一座3线城市,几年前的时候王健林想到我们当地投资,我们当地的市长亲自到机场去迎接。和我老家类似,许多地方都不愿意放过万达这样一个财神爷。在过去几年中国的城市升级浪潮之中,所有的地方都需要一个万达这样经验丰富的新城建设者,提升城市的档次,也借此炒高地价,拉动地方经济。

几年之后,万达在我的老家一个本来很偏僻的地方建立起了一片气派的建筑,那里有高档商场,里面引入了一些原来在我老家从来没有见过的牌子,它的顶楼有一座我老家最高档的写字楼,一到了周末或者节假日,方圆多少里外的年轻情侣们纷纷开着车来到这里,排着队看上一场《捉妖记》,或者《寻龙诀》,然后他们会兴高采烈地到旁边的游戏机房里面玩乐一番,再在商场里面新开的咖啡厅或者高档餐厅和朋友吃喝一顿。

王思聪的商业模式,其实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万达

万达的标语很有代表性“万达广场,就是城市中心。”是啊,这就是万达的核心竞争力,把郊区一个原本冷清的地方,凭借着自己的商场、电影院、游乐场一夜之间把它拉动成为一个城市新的市中心,旁边配套着万达的写字楼或者小区,万达再靠着这些地产项目赚大钱。凭借着自己的品牌效应,万达又能够成为各地的座上宾,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拿到便宜的地。

我们再回到互联网的虚拟经济市场,这个逻辑何其类似,互联网上有着数不清的商店、游戏厅、电影院,现在吃饭、按摩、美甲、洗衣这些服务类项目,也把店开到了互联网上,腾讯、百度、阿里巴巴这些流量巨头们牢牢把控者互联网流量的市中心,他们就好像互联网上的国贸或者人民广场,不管你在互联网上从事什么生意,最后都多多少少会被他们雁过拔毛。前一阵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曾经有一个统计,BAT及其投资企业目前已经占据了中国互联网公司市值的90%以上,这个集中度远超过美国,大家纷纷找BAT的大腿抱。

实际上,所有在互联网上从业的公司,都应该学习万达,如何凭借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变郊区为市中心。

好东西(IP)人人都爱,烂玩意儿“叫嚷的再凶”最终也被嫌弃

O2O们靠的是凶猛的补贴,我在郊区开一个店,你来一次我给你10块钱,旁边一家更有钱店店说,你来一次我给你15块钱,最后大家眼看拼不下去了,只好纷纷合并。

视频网站们则好像是在郊区建一个大型剧场,花大价钱买独家的热门剧或者演出,吸引大家来看,你花1个亿买中国好声音,我就花2个亿,结果剧场越开越多,优酷、腾讯视频、爱奇艺、搜狐视频、乐视们发现,谁也干不掉谁,最后那些做剧的人,赚了大钱。

总之,完全依靠资本的力量,靠着烧钱的方式去获取流量,在目前这个时点的风险正越来越高。

王思聪的商业模式,其实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万达

这个时候,IP的价值就开始凸现出来。大的IP就好像实体经济里面的迪斯尼乐园,我在上海的郊区开一个迪斯尼乐园,这里马上就是人潮涌动的地方,方圆多少公里内的房价都开始暴涨,我在迪斯尼边上随便开个什么店,都有人来。

再举一个例子,前年我去慕尼黑的安联球场看拜仁的比赛,一个在慕尼黑郊区,那么偏的地方,人潮涌动,每天无数从世界各地赶来的球迷,到这里来朝圣,在这里购物,这也是IP的价值。

而一些小一点的IP,他们可以开在一个很偏,很不起眼的地方,但是一样有很多人大老远跑过来。有机会建议大家去北京中关村铁血的军品店看看,那家店开在一座不起眼的写字楼的17楼,楼下没有任何招牌,也并不好找,但是我每次去总是人潮涌动,经常有从外地赶来的军迷特地赶到这里购物,这就是IP的力量。

在如今的互联网上,有能力依靠优质的内容聚集一批有共同价值观的固定人群的公司,就好比实体经济行业的万达或者迪斯尼,你有能力把郊区某个不起眼的地方变动人潮涌动,这就是你赚钱的本事。

这种经济形态和之前的商业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王思聪的商业模式,其实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万达

传统的经济模式是,我在上海南京路上险要路段开一家服装店,每天有10万人从门口经过,其中有1000人进店购物,我不管卖什么都生意不错,然而门店租金以每年20%对价格上涨,导致服装店的净利润越来越低。

新的带有IP性质的商业模式是,一个叫做陈冠希的过气明星,在郊区开了一家叫做CLOT的潮牌服装店,陈冠希会时不时出现在这家店里面,每天和10个热情的粉丝合影,然后把成本10美元一件的衣服,以50美元的价格卖给你,每天有许多粉丝开着车到这里来排队购物。

王思聪的商业模式,其实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万达

互联网上的IP生意,本质上就是陈冠希的商业模式,在任何一个细分领域,都有无数的陈冠希。一个叫做罗永浩的英语老师,他的微博有1300万粉丝,有一天他说自己要卖手机,于是就有很多人愿意买他的手机。一个叫做罗振宇的前电视台主持人,他的微信有560万粉丝,他在上面每天给大家说书,有一天他说这本书很不错,你们看了就会明白某个人生道理,于是你马上去他开的网上书店下单去买了(其实买回来也不一定看)

总之在一些非刚需、冲动消费的领域,比如智能硬件、自行车、书籍、无人机、游戏,IP的消费转化价值开始剧烈爆发,人们不再相信南京路险要位置的一家服装店卖的东西是好东西,而更愿意跑到旁边一个偏僻小巷子里面,去一个名人开的时尚小店里面购物,因为这里不仅满足了他们的物质需求,还满足了他们装逼的精神消费,你到了这里第一件事情并不是购物,而是先拿出手机发一条朋友圈表示我来过了,使得他们获得了和别人聊天的谈资。过年的时候送一箱普通的橙子给朋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送一箱褚橙给朋友,可以顺便再吹一吹这个橙子背后有多少曲折的故事,你的脸上也更有面子。

这代表了商业的未来,一个做实体产品的公司会拥有一个知名媒体,一个做媒体的公司又会有自己的产品(就好像陈冠希那样)。任何有能力打造IP的公司,就会像当年的房地产一样被爆炒一番。

王思聪的商业模式,其实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万达

所以,王健林的儿子王思聪的商业模式和万达并没有本质区别,他的微博有着1800万粉丝,这就是在互联网上把郊区变成市中心的能力,他出现的地方,马上就能变成新闻,他想要入股的公司,会争相以打折价格吸引他入股。

我们来看看创新工场对IP的定义:“IP是一个人群,是被某一类有特殊形态、内容调性的内容维持住的一个人群。这个人群由于对于此类内容的高认同感,在后续的行为转化、消费转化上表现出转化率高的特性。”

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成为万达或者王思聪,在这个时代,你只要能够抓住属于你的那一小部分拥有相同调性、价值观的人群,就能够在互联网上摆脱流量入口(市中心)的盘剥,成为一家不需要仰人鼻息的公司,所以,现在就是内容创业者最好的时代。

变革家注:本文内容整理自36氪,原作者曾航。

如果您是投资或创业人士,并对本文话题感兴趣或是想与更多人讨论交流,可以直接扫描文末二维码,1元申请成为变革家会员,我们会邀请您加入变革家行业群,参与相关话题讨论。

wechatimg1

 

文章关键词

参与讨论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