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预警:
1、作为GP,要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特长在哪里,善于做什么样的投资,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2、VC与PE有不同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式,VC要有风险意识,PE要有价值意识。好的GP应以实业家的心态进行投资,而不是短期的金融运作。
3、每个投资人都想找一个独角兽,但这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事。
4、海外并购肯定是一个趋势,不可回避。
变革家,以投资视角为您发现风险和商机!今日,KKR全球合伙人、KKR亚洲私募股权投资联席主管兼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刘海峰当选为中华股权投资协会(CVCA)新一届理事长,任期两年。现任理事长孙强,黑土地集团创始人和董事长、美国华平投资集团特殊有限合伙人将卸任理事长,担任CVCA名誉理事长一职。
在CVCA年会现场,刘海峰分享了他对当前经济形势下PE/VC行业发展、值得关注的领域、捕捉独角兽、资本出海做并购等问题的观点。
刘海峰指出,中国PE/VC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成熟,在市场高速增长时候,要加深对行业的了解,开发投资机会。市场平稳时候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开源节流。
刘海峰反复强调投资者的自律,强调作为GP,要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特长在哪里,善于做什么样的投资,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VC与PE有不同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式,VC要有风险意识,PE要有价值意识。投资者要有自律精神,避免跟风,有价值思维方式,独角兽可遇不可求。好的GP应以实业家的心态进行投资,而不是短期的金融运作。
对于海外并购,刘海峰认为这是不可回避的大趋势,但关键在于投后管理。“真正能把企业海外并购管理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作为长期投资者,低买高卖是短时间的策略选择,如何做好1+1=3的并购,真正发展中国业务,有力解决管理中出现的不足才是更为重要的。”刘海峰说。
衡量好GP的唯一标准
当前,中国整个经济都在放缓,经济增长只有6%。大家都很担心,怎么能保持投资回报。但是刘海峰认为,放眼全球,中国经济6%的增速已经不差了,美国的经济增长连6%的一半都不到,欧洲的经济增长几乎是0。但是欧美百年老店的基金,在这些成熟的市场里还能获得高达20%多的回报。
刘海峰说:“中国的投资者们应该想一想怎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因为经济发展就像天气一样,没法儿去预测今天刮风、明天下雨、后天晴天。你只需要把自己的基本功做好,能在相应的经济环境下找到好的投资,并帮助被投企业发展。这一点才是自己真正可控,可以做到的。”
这么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保持着高速发展,所以投资人以前很容易找到一个有着20%增速的行业,选择一个这个行业当中能够达到25%、30%增长的企业。
“我们同时也要认识到,在高增长的环境下,企业的管理并不精细,而且高增长也难免无暇顾及过程中的错误或者疏漏。经济新常态以后,中国企业对于管理的要求会更高,因为成熟的市场里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的顺风车。企业可以依靠内部管理的提升,达到超越竞争对手的增长。”刘海峰说。
今天,国内的PE做得越来越大。刘海峰回忆,在90年代,PE能投资2000万美金的项目已经觉得不得了了,而今天PE投个1、2亿美金也是常事。这就是市场成熟阶段的标志。
从GP的角度来看,作为一个投资公司的管理者怎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对此,刘海峰总结为三点:
首先,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捡漏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了。但是,通过对一个行业或项目的深入了解,在别人发现一个行业机会或者一家公司之前,你能找到更好的投资机会,变得更加重要了。那种人云亦云的项目,大家都能看得见、摸得着。所以,怎么能够通过更深的行业了解,开发出比较独特的投资机会应该是GP们关注的重点。GP通过更深入的行业专识投资,并陪伴被投企业成长才能保持长期稳定的回报。
第二,GP在做尽职调查、项目设计、价格谈判的过程中,怎么能有更多的自律约束自己也是关键。行业高速增长可能会掩盖一些错误和管理上的不足,但是在市场平稳成熟的时候,你怎么能把这个业务真正搞清楚,而不是坐顺风车去投资,严格的自律是非常重要的,稳健的估值是稳定回报的保障。
第三,投后管理。因为企业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只有精细化管理才能让这个企业有超行业平均速度的增长。以前,很多中国企业更多的是考虑开源,发现并占据市场。但是在市场平稳或者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企业需要考虑的是怎么能在管理上提高,怎么能通过细化管理压出利润来。在欧美整个GDP的增长才2-3%,正常的行业增长可能也就是3-4%,怎么在这种情况下,投出一个能拿到20%回报的企业,虽然杠杆有一定的帮助,但是通过细化管理提高企业价值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随着中国PE行业的多年发展,一个GP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如何把自己的这些基本功抓得更好。
对于互联网投资,整个行业有个飞跃性发展,但对于大型PE基金来说,并不应该是PE投资的基础领域。刘海峰认为不只有互联网这个高增长潜力的行业,像环保、教育、医疗、食品安全领域也是高增长潜力行业。
刘海峰特别指出:并不是一个大家都看得到热点才是最好的投资,有的时候,反倒是大家都看不到的热点才有好的投资机会。在今天这种情况下,更多的是要理性,不要有太多的投机心理,更多的长期、理性的投资可能才是当下最重要的。
“怎么能在15-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获得长期稳定的回报,这也是衡量一个好的PE基金的唯一标准。”这是刘海峰最为看重的。
独角兽是可遇不可求的
刘海峰反复强调作为基金管理人,最主要的就是得有自知之明,你要知道自己真正擅长做什么,你擅长做的事可能大部分都是因为曾经做过,有过经验,也有过教训。
在市场比较热的时候,经常有做VC的人想做PE,做PE的人也想做VC。但是做了20多年投资的刘海峰认为,虽然都是投资,但从投资理念、运作风格、投后管理、人才培训等从根本上是非常不同的两种生意,VC跟PE,从最根本上来说,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生意。
就像虽然都是厨师,做日本餐的跟做印度餐的其实不是一种厨师。所以,作为一个好的基金管理人最主要的是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而且你有非常强的自律性做你真正擅长的模式。
从理念上来讲,VC/PE不一样的方向在哪?通常,VC的目标是以较少的投资额投资较多的企业,其中有几个高回报的投资,哪怕其他亏了钱,整支基金也能获得较好的回报。
但是大型PE基金不同。一个基金五年内只投10-20个项目,且单笔投资规模在1亿美金以上。因为PE管的钱多、投资的项目大,所以都是晚期进入,做好1个投资可能也只能获得3倍的回报,很难赚10倍、20倍的钱。所以如果有3个项目投错了,靠成功项目是无法达到好的基金回报的。作为PE基金管理者,对价值投资、风险控制、投后管理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当然,中国会有优秀的GP会把VC/PE方面都做得很好。但对大多数GP来说,真正了解自己的强项、经验在哪里,有更好的自律还是很重要的。
第二,对于独角兽的问题,在非常早期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够在第一天认出它来,即使看出来意义也不大,企业成长过程中要经历的坎坷太多了。大家看到的只是今天的独角兽,没有看到有多少想成为独角兽却并未达到目标的公司。晚期投资时,如果投了一个大家公认的独角兽,你怎么保证别把价钱付太高,如果你付了极高的估值,即使是真的独角兽,可能回报有限,作为专业的投资人,如何建立一个理性的投资组合以保证给LP长期稳定、跨周期的回报才是最关键的。怎么能避免不在市场热的时候去跟风。每个投资人都想找一个独角兽,但这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事。
海外收购就像去国外领养孩子
海外并购肯定是一个趋势,不可回避。但我相信,如果10年以后看这几年中国做的这些项目,我相信会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也肯定会有不少失败的案例。因为海外并购是一个做起来很刺激的事,但是并购之后如何把企业管理整合好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咱们都可以换位思考,想想美国公司和欧洲公司到中国来做并购多困难,比如如何接地气,怎么把投资的中国公司管好,怎么能避免所有文化上的差异等等。中国企业去美国、欧洲,其实,也会碰到一样的问题。作为一个长期投资者,你收购一个公司就像在国外收养一个孩子一样,如何把这个孩子培养好,还能融入到一个新的中国家庭,难度可想而知。作为好的PE基金,拥有充分的国内和国际经验,在这方面是可以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帮助的。
如果从一个5年、7年的投资周期来说,低买高卖是一个短时间的事,不是一个持久的事。持久意味着你必须得想着买了这家公司是不是有能力把它管好,能不能真正发展它的业务、解决它在管理中的问题与不足。所以并购,可能对于所有在座的投资者来说,都是个摸索的过程。
刘海峰认为,当前国内的杠杆收购,在大家今天投的项目里还是少数,但是随着中国经验的发展成熟,以后会相对越来越多。
本文源自投资界,作者李梅 Julian。变革家采用本文仅为信息提示之目的,不代表变革家对观点赞同或支持。优质项目推荐、创业项目拆解、核心风险提示、身边商机发掘,变革家让您捕捉更多商机、规避更多风险。更多信息请扫码联系我们。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