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预警:
1.骨子里,他或许并不是一个特别适合创业的人。
2.“人到了40岁以后,比拼的其实已经不是你的智商甚至也不是情商,而是你的心态。”
3.在黄明明看来,“投资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想要取得超额的回报,就要有付出几倍努力和汗水的准备”,而我,更愿意称之为“投资的匠人精神”。
全身心投入投资行业之前,他是一位互联网连续创业者。站在今天看过去的自己,黄明明自我总结:骨子里,他或许并不是一个特别适合创业的人。
这种“不适合”并非主观意识,而是一种精英意识与草根创业环境的不兼容:美国顶级商学院出身的黄明明,有着成熟的体系化管理经验,但这同时也导致他对事情的结果要求非常高。
历次创业,他都坚持参加产品会,极其用心地研究用户体验,进行竞品分析,甚至会直接参与市场营销方面的决策,“看上去无所不能,但其实有些干涉并不必要”。
“我三十几岁时的状态,属于自我感觉太良好。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缺乏一个平和的心态。”站在当下回顾过去,黄明明自认为改变最大的还是心态:“人到了40岁以后,比拼的其实已经不是你的智商甚至也不是情商,而是你的心态。”
尽管在进入这一行的道路上,黄明明有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但在许多多年好友眼里,投资似乎是一条早就为他铺好的道路。
用汽车之家创始人、明势资本LP李想的话说,黄明明足够聪明敏锐,做投资很好地规避掉了他因这一优势在创业中表现出的各种“不适应”:将自己调整到投资者的角色上,令他不再有机会直接左右他人,这时他只需要在项目面前展现出自己最擅长的一面,再加上他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和创业者一起讨论目标,所发挥的作用无疑是指数级的。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随着新一轮创投潮不断推进,尤其这两年,资本市场越来越回归理性并开始重塑整个行业规则,他专注、深入的研究逻辑和投资业绩得到了众多国际大VC、PE机构的认可,而他带领下的明势资本也成为了广获好评的早期投资机构之一。
客观来说,明势资本某种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黄明明精英意识的一些特点,譬如,他从不认同那种“扫街”式的打法和地毯碾压式的风格,也不会用拼覆盖率的方式去赌一个不熟悉的赛道,明势至今专注的领域依然非常集中,主要围绕人工智能和工业4.0来进行,并且是为数不多的坚持苦行僧式行业和方法论研究的早期机构之一,“不怕投得慢,但投一定要的稳”,是他对自己始终如一的要求。
在黄明明看来,“投资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想要取得超额的回报,就要有付出几倍努力和汗水的准备”,而我,更愿意称之为“投资的匠人精神”。
本文作者茜萍,变革家专栏作者。优质项目推荐、创业项目拆解、核心风险提示、身边商机发掘,变革家让您捕捉更多商机、规避更多风险。更多信息请扫码联系我们。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