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众筹续命的书店,还能活多久?

行业领域
读书人,总有一种“书理应纯粹”的情怀,但情怀没法旷日持久地换来支撑下去的租金......

“我想谈谈实体书店的寒冬……”“寒冬?不是都冰河世纪了吗?”

这两天看到了一个略显荒诞的众筹——豆瓣书店的武汉大学分店,一家有10年历史的、很出名的独立书店,在众筹租金。

可这个平台通常是用来捐助患重病又没钱治的可怜人啊。如此窘迫境地,让看客忍不住感叹,举步维艰的独立书店其实也病得不轻。

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是,北京的豆瓣书店也正在面临被迫关店的局面。店主被上门的城管通知,这间开了11年的书店所在地其实是一堵墙,一个月内必须把门店封回墙的样子。

这堵要被封上的墙,位于北京成府路上,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之间

坑爹的是,店主刚刚交完昂贵房租,又要去寻找新的房东。她不禁写了一篇名为《为什么现在开个小书店,这么难?》的文章感叹,最糟糕的永远是下一年。

民营书店的寒冬,不,冰河世纪,已经被翻来覆去地哀叹了很多遍了。生死边缘的豆瓣书店在圈内影响力不小,但比它影响力更大却最终没能撑过去的书店也有很多——

实体书店从2002年就开始迎来一波波的倒闭潮:那些年里,三联书店关闭广州所有分店;光合作用书房7家直营店、3家加盟店全部关闭;北京“第三极”、“风入松”等著名的人文书店也接踵倒闭……

而那些非一线城市里没有形成品牌的独立书店,它们的黯然倒闭甚至都不会有什么人知道,只不过是一间小屋子被清空前的一次特价大甩卖。

据全国工商联书业商会调查,2002年到2012年,全国有近五成实体书店倒闭,总数达1万多家。电商兴起以来,实体书店图书销售量以年均10%的速度下降。

到2016年,全国图书零售为701亿元,这个数字同时包含电商和实体。

@南京先锋书店:即使是这个数据平摊下来,全国每人每年才买了1.5本书。

图中也显示出,实体书店分到的羹总是远远小于网店的,除了垄断了教辅的新华书店。

这些年,“书店是城市必不可少的精神坐标”之类的呼声好像越来越高,但实体书店的日子却没有好过多少。到底是谁在杀死实体书店呢?

一方面,是愈发高昂的运营成本。

民营书店都会面临的书籍积压、资金周转不畅问题不说,大城市的租金水涨船高。以北京的豆瓣书店为例,店主自述称:

五月起,房租每季再涨一万,而且由以前的季付,改成年付。我们两个月后要交的房租是:十八万一千零四十块。

毕竟往东走几百米,就是宇宙中心五道口

除了房租,实体书店的进货成本也在增加。网络书店通过从出版社拿到折扣,将图书以更低的价格卖出,这让一些出版社为了维护自身的收入,增加了实体书店进货成本,形成恶性循环。同时,书籍零售价又受到管制,实体书店无法把上升的成本通过定价转移给消费者。

另一方面,实体书店还要承受电商低于成本价卖书、大打恶性价格战的后果。盗版的猖獗也让民营书店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不是中国人不爱读书,是想读书的人都被各种各样的诱惑和竞争拐走了,民营书店只好承受着上升的成本和下降的收入带来的入不敷出。

民营书店的经营者也看到了只卖书的利润能有多微薄,所以现在你几乎很难找到一家除了书什么也不卖的“纯”书店了。

随之而来的改变是,咖啡和简餐几乎成了书店的标配。

书店中也随处可见符合爱书人、文艺爱好者趣味的文创产品。

有的书店通过打造特殊的主题和品牌来吸引顾客。

更多的书店则同时承担了举办沙龙、讲座等文化活动的职能。

甚至书店也可以只是一个以“陌生人换书”为由头进行社交活动的场所。

书岛的“岛主”杜宝告诉中新网记者,从今年春天开始,每周六的下午四点到六点,他会组织换书会。大家把读过的书拿来推荐给其他人、聊天,然后和其他参加活动的人换书。

似乎所有人忽然都达成了一种共识:实体书店不再是简单的“卖书”,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场所”,一个集休闲、学习、社会交往等功能于一身的文化空间。

而且最近两年,商业地产也在打着“文化人儿”的主意——目前的趋势是,商场其实很乐意把有点名气的书店邀请到自己这里提升文化格调,顺便……

曾经有人做过统计,一家实体书店,能够为商场的消费者增加半小时以上的停留时间。

这可能是当下民营书店转型求生能走的最可靠的路子了,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转型。

豆瓣书店是一个。它的创始人承认,“对于商业来说,豆瓣书店是失败的”。

我比较传统也比较保守哈(虽然被称做清高和傲气!哈哈哈)我认为,所谓书店,得以卖书为主吧。即便店里的流水和利润不主要来自售书,起码,书的数量和质量得占优势吧。一个书店,有咖啡厅、有各类讲座活动、可以借阅、可以放电影……当然最好,但如果没有咖啡厅了,不办活动了,不借书了,不放电影了,您这就没人来了,您还好意思称自个是书店不?

所以呢,书店,要有书店的担当,而书店也有书店的尊严。我永远都不会把那些只把书当装饰的店,叫做书店的。

豆瓣书店内景,确实除了书没有其他多余的东西

和豆瓣书店一样不愿放弃书之于书店的重要性的,还有上海的犀牛书店。

犀牛书店是一家二手书店,生存空间还相对宽松一些。即便这样,经营压力依然很大,但他们一样想坚持做个纯粹的小书店。

他们的一种想法是保持目前纯正书店的业态,面积在20到30平方米之间,但估计只能挂靠社区才能找到租金便宜的地方。如果找不到这样的房子,就只能考虑增加其他业态来维系生存了。

(原店主)Allen说:“上海不能只有那种高大上的书店,那些在爱书人眼里其实都是“伪书店”,没有太多好书。而东京和台北都有很多这样的小书店,上海这么大城市不会连一家小书店都容纳不下吧。”

犀牛书店

的确,那些走了“杂货铺”、“高大上”路线的独立书店有这样的问题:图书的摆设和选择更加商业化、更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也就意味着可能会俗会“low”),食物的香气和花花绿绿的周边产品喧宾夺主,书在被自己冠名的地方反而越来越边缘化……

读书人,总有一种“书理应纯粹”的情怀。

情怀没法旷日持久地换来支撑下去的租金,这道理任谁都知道。可是只想专注卖好书的情怀又有什么错呢?怪只能怪大环境不再认同这种生存模式,不再给它提供空间。在这种挤压造成的结果下,连转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或许,一种事物或模式消亡或转变的最终结果并不重要,目睹它经历消亡或转变、却不知结果将如何才是最让人揪心的。独立书店的经营者和作为旁观者的我们,都不知道独立书店的冰河世纪还会不会迎来下一次的温暖,或挣扎或惋惜,都是正处在这种阵痛中吧。

■本文来自Vista看天下

文章关键词

参与讨论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