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孩子,几万学费“打水漂”
我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希望能够在一开始就开发孩子的智力,让孩子比其他同龄的小朋友要走得顺利些。于是,我找到了一家自称是致力于开发脑科学和开发智力的早教机构。
一开始我并不知道什么是脑科学,报名的时候询问机构人员课程好久,大致听下来就是很玄乎,但是后面机构人员说,这些都是中科院脑认知功能和儿童学习心理学的专业人士开发的,我心里想着,既然是由专业人士开发的,那这门课程也一定很靠谱吧。
这些都只是开头话,直到我发现自己掏出的那几万块学费打了“水漂”,我才真正地意识到这部分的水确实很深。
围绕开发脑科学和脑智力展开,我看到有个课程叫小小科学家课,是一门培养儿童科学素养、科学探究力的课程。看到“科学素养”这个词我觉得非常地迷茫,心里有些恐惧,心想着孩子又不当科学家。工作人员告诉我,实际上“科学素养”是让儿童具备探究、质疑、沟通、思考、开放的特质。除了这门课,这个早教机构还有另外一门数理逻辑课程,是一门循序渐进培养儿童数学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的课程。这两门课程同样可以锻炼孩子的智力。
整个情况都了解完之后,我觉得课程的设置都挺好的,于是我便回家跟家人商量。一开始我要给孩子报名早教课,家里人并不赞同,认为孩子还太小没有必要学习这么多东西,应该顺其自然地成长。但是,这种理由还是没能说服我,如果不参加课程,那孩子就会输在起跑线上了。
第二天,我便不顾家人的说法又来到了报名的地方,在课程销售的鼓动下,顶着压力交了钱。销售还说“名额紧张,要涨价,而且有个优惠是报三年送一年。”在压力的压迫下,我便一共付了56088元学费。既然班都报了,家人再怎么说也没招了。
可是到如今,一节课没上,学校就宣布关门。于是我联合几个妈妈一起维权,不久后便见到了新闻报道。我们对机构提出的诉求是,第一是退费,第二要求找到机构来接管校区,第三要求看看机构的财务报表。我们还统计到,这次机构关门涉及金额近千万元。最让人崩溃的是,这家机构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里显示,并无资格“从事教育培训”。
一通问下来,才知道这个早教机构在产品研发方面,因为曾高新聘请多人的专业团队来操作新课程研发,消耗了大量资金。虽然之前稍微有些盈利,由于成本大于收入,不得不关门。尽管这家早教机构没有跑路,但还是让很多有着预付卡的家长担心,动辄几千或上万的预付消费,也是不小的数目。
难道家长的钱就这么打水漂了?不!虽然机构承诺要给我们一定期限的还款分期计划以及还款协议内容,但是这样就可以不了了之了?
之后,我问了一些相关业内人士才知道,“教育培训行业的痼疾正在于预收费额度上。”在囤积了大量的资金后,很多机构可能会拿来开一些新的教学点,办一些新的项目进行投资,一旦投资失败,风险就将转嫁到家长们身上。
早教机构乱象:卫生差、办学无资质、托管难
帮孩子报班学习不易,其实,在早幼教行业同样还存在着其他一些乱象。
卫生条件差
有一些早教中心消毒都比较随意,多数只是在课前用紫外灯消毒10-15分钟,远达不到起效所需的30分钟至1小时,地毯上也多残留有毛发、果壳、碎纸屑等垃圾,恶劣的卫生条件给孩子的健康带来隐患。
机构无办学资质
现在有一些学前教育培训、幼儿成长中心、亲子教育活动班等大量幼儿培训机构开始承接幼儿园功能。这些培训机构栖身于北京各大小区周边及写字楼底商,实际业务和正规全日制幼儿园相差无几,却并不符合全日制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存在安全隐患和教学纠纷。那些只需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学前培训机构,其显示的营业范围大多为“教育咨询、声乐培训、舞蹈培训、绘画培训”等,均不包括全日制托管业务。
同样的,大量由“教育信息咨询公司”业务扩容的启智类、保教类的连锁机构和国际品牌,都不在卫计委监管范围里,同时也不归教育部门管。工商部门只对早教机构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管,对于教学内容、师资、环境等方面无法监管。许多早教机构开在商场、写字楼或小区里,上课的地方很狭小,婴幼儿只能用成人公用的卫生间。
学生托管证件不齐全
据广州市工商局的数据显示,截至当时全市登记经营范围为“学生托管”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仅12家。据介绍,从事中小学生课外辅导的民办教育机构需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如提供午膳等餐饮服务,根据《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需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如提供午休等住宿服务,根据《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还需办理《特种行业许可证》。但目前大部分托管均是管吃、管午休,还兼有课外辅导的功能,但证件齐全的却寥寥无几。
一位托管班负责人透露,一年12个月,除去寒暑假,日常托管只有9个月,租一套两室一厅的单元房一年至少需要20000多元,而一个学生一个月托管费用只有300元—600元左右,以满员10个学生计算,除去餐饮成本、人工费以及水电费,每个月的盈利十分有限。因此,为了提高利润空间,开办各类辅导班、兴趣班成为很多托管班的重中之重。
消费者利益缺乏保障,折射监管漏洞
对于预收学费这块,鲸媒体建议家长在缴纳学费的时候,避免跨年缴纳大额学费,这样培训机构也就不会有机会挪用大笔资金去投资,并在资金链断裂后跑路,家长们可以通过不跨年缴费的方式,将自己的风险降到最低。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机构以预收学费是行业惯例的借口打幌子。
预收费模式在教育培训领域十分普遍,收费主要用于支付场地、师资、管理、设备等各项办学成本,完成教育培训全过程。总而言之,社会教培机构资金链断裂一般有两大原因:一是内部财务管理出现问题;二是外部投资失败。一些机构以扩大校区、补贴正常经营为由,大肆囤积大量资金,在家长甚至员工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挪作他用,进行其他领域高风险投资,一旦投资失败,风险就将转嫁到家长们身上。
再者,对于办学资质方面,依据相关规定,成立正规的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应当办理教育部门的办学许可证、民政部门法人登记、物价部门收费许可等。然而,现在证照俱全的社会教培机构并不多。鲸媒体建议家长在报名时要注意查看培训老师有无教师资格证及相关的资质证书,上课后应对老师资质进行查询。例如,办学主体是否具有教委颁发的办学资质,明确教学当中可能会需要的资料设备明细,防止教学过程中的二次收费,等等。
虽然资质问题业内争议很大,有的从业者认为,现有资质要求过高,并不适合“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新形势下的小微培训机构创业,但现实情况是,许多不合规的培训班,或假冒知名机构的骗子公司,因为没有备案,甚至没有独立法人资格,在出现卷钱跑路、学员人身和财产安全被侵害等问题时,消费者的维权则遇到了困难,行业也愈发混乱。
由于培训市场的管理部门不明确,相关部门监管太“空”,培训资格审查、收费标准、办学场所、税费征收等缺乏监管漏洞,同时还埋下种种安全隐患,如卫生差、防通道防火设施不能达到要求等等,消费者利益缺乏应有保障。由此,呼吁应对培训市场进行规范和整治。
■本文来自鲸媒体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