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酒类即时性消费要求较高,终端消费领域将来会形成全国性的酒类连锁及地方性的连锁共存的局面(夫妻店将会减少),且具有线上线下结合的全国性酒类连锁更具有竞争力,代表性的企业有酒便利等。
1. 酒类流通行业市场规模估计上万亿,空间广阔
国内酒类生产企业销售额中,2014年白酒5259亿,15年前十个月收入4367亿,同比增长7%,全年预计5500亿。白酒目前渠道加价率,高端白酒收入600亿,平均加价率10%,中档白酒2500亿,加价率20-30%,低端白酒2400亿,加价率约20%,预计终端市场总量为6500亿。国产葡萄酒14年420亿收入,加进口葡萄酒到岸价150亿,终端市场预计近千亿,15年进口葡萄酒仍增长30%以上。啤酒市场1886亿,加进口啤酒终端市场预计2500亿。三种主要的酒类加上黄酒终端近200亿,合计终端市场预计1万亿。
图:酒行业销售收入统计与预测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易观智库
2014年酒类线下销售为8,669亿元,预计2015年市场将达9,356亿元,酒类电商渗透率仅1.3%,未来95%的销售还在线下完成。
2. 酒类行业整体增长进入平稳期,进口啤酒、红酒、葡萄酒保持强劲增长
整体增长进入平稳期,进口葡萄酒和进口啤酒速度较快,国产啤酒小幅下滑,品质消费需求拉动行业结构升级。分行业看,白酒总体规模增长有限,未来受益消费升级,存量消费者转向品质消费,带动品牌趋于集中,近两年消费量不会出现明显变化。红酒未来5年将继续保持2位数增长,在酒精饮料中占比不断提高,其中尤以进口葡萄酒增速最快,高性价比产品会加速品类普及渗透。啤酒总量已经连续处于缓慢下降期,并购以及价位提升是未来大势,进口啤酒在冲击国内啤酒格局,利在高端化引领,拉动产业结构升级。
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15年我国进口葡萄酒总量达5.54亿升,同比增长27%;进口金额20.4亿美元,相比2014年增长38%。进口葡萄酒份额持续增加,国内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识逐渐加深,并养成了葡萄酒消费的习惯,进口葡萄酒需求越来越多,进口葡萄酒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啤酒进口总量为53.83万千升,相比2014年增长45%,而2012年时啤酒进口量仅11万千升,5年内翻了近5倍。在酒行业寒冬期,进口啤酒逆势高速增长。
图:2015年各品类酒水销售额及销量增长 图:2015年酒水品类增长,上线vs.下线城市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及新一代年轻人对健康的重视、使消费者得以在全球范围选择高性价比的酒水。
整体来说,最受益新兴消费趋势的酒种是:进口葡萄酒、进口啤酒;近年增长趋缓但护城河仍高的酒种是:传统中高端名白酒;近年销量下降的酒种包括:地方中低端白酒、国产红酒、国产中低端啤酒。
随着女性酒水消费比例的上升,多元化口味、富设计感的瓶身包装、餐酒搭配的流行、以及根据消费场景设计的类快消品等创新酒水类别,也将受益,如Rio等果酒。
同时,消费趋势的变化,沿着一二线城市、沿海发达地区,逐渐向下线城市、内陆地区渗透。
2.1葡萄酒:健康化、全球化趋势下长期增长强劲、行业走向高度分散
根据OIV4的统计数据,2014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总消费量为15.8亿升,人均消费1.24升,约合1.65瓶。全球葡萄酒人均消费量为3.38升,约合4.5瓶。相比其他主要消费国,中国的葡萄酒人均消耗量最低。
图:2014年全球10大葡萄酒消费国消费总量及人均消费量
根据VINEXPO/IWSR统计及预测,中国目前的葡萄酒市场呈现以下特点:
- 2015年中国葡萄酒零售额约780亿元;其中进口葡萄酒占比1/3,约240亿元,同比增长38%。
- 从结构看,2014年全球红酒约占葡萄酒消耗量的54.8%;而中国红酒消费占葡萄酒比例为91.5%,红酒在葡萄酒消费中占据绝对比例,意味着,中国的葡萄酒消费仍处在导入期。
- 预计2014至2018年间,中国葡萄酒消耗量将进一步增长24.8%,进口葡萄酒将占据增长主导。结构方面,红酒以外的品种,如白葡萄酒、起泡酒、桃红酒等新兴品种,渗透率将逐渐提升。
随着中产阶级的壮大,80后90后新一代消费者在全球挑选商品,追求健康、时尚、多样化和创新的口味,进口葡萄酒消费将持续增长。
同时,发达地区、一线城市的消费习惯将逐渐向内陆地区、二三线城市渗透,通过互联网,低线级城市的年轻消费者,将较以往更快速地学习发达地区的消费习惯。
日本国产葡萄酒出货量在1999年后的10年时间降低了30%,至2014年日本国产葡萄酒市场份额约为30%,其余70%均为进口葡萄酒。同时,日本的葡萄酒消费最初也从红酒开始,目前已经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消费者接受多样化的葡萄酒,包括白葡萄酒、桃红和起泡酒。
实际上,在国内沿海发达地区,进口葡萄酒消费已经占据主导,根据海关数据,广东消费进口与国产葡萄酒比例已达7:3,上海约为1:1。
因此,葡萄酒行业正在重构,从国产三大品牌垄断走向高度分散,国产葡萄酒、进口葡萄酒,都呈现了分散化的趋势:
- 国产葡萄酒将从过去的三大品牌垄断市场逐渐调整为全国性品牌+区域强势品牌+小而美酒庄的结构;
- 进口葡萄酒将从过去旧世界酒独大,逐渐迈向旧世界和新世界并存,尤其是智利、澳洲等零关税、高性价比的新世界酒。
图:葡萄酒消费者年轻化趋势明显 图:2014-15年葡萄酒消费大众化为主流势
图:葡萄酒消费者信息搜索多样化 图:中国消费进口葡萄酒产地多样化
2.2烈性酒:人均消费量远超全球平均水平,长期增长趋缓,行业集中度提升
烈酒包括中国白酒和进口烈酒。2014年中国人均烈酒消费量达到9.2升/年,远超人均3升/年的全球平均水平,甚至明显超出东欧等烈酒偏好的国家。上个时代扭曲的政务、商务关系,令中国烈性酒消费畸形增长。长期来看,在酒水消费回归大众、消费者追求健康、女性消费比例上升、葡萄酒消费兴起,等长期趋势的影响下,中国的烈性酒消费,应将显著回归。
图:2014年中国人均烈酒消费量远超平均水平,单位:升/年
中国白酒:增长趋缓,行业集中度提升
根据VINEXPO数据,2009至2013年,中国白酒消耗量大幅增长49.4%,达到11.7亿箱(9升/箱),市场接近饱和。VINEXPO预测2014-18年白酒销量增长约2.7%,达到12.21亿箱。根据中国城市居民调查和凯度中国城市家庭购买数据,白酒在渗透率、重度饮用者比例、户均饮用量三个指标方面,2015年较2011年均明显下滑。在白酒行业逐渐成熟的背景下,行业经历了前期产能大幅扩张后,开始持续洗牌,兼并收购大量发生,在健康诉求、消费升级影响下,市场份额持续向优质品牌集中。
图:白酒消费,2015年较2011年均明显下滑 图:白酒行业市场份额向优质品牌集中
进口烈酒:仍在下滑,消费集中在少数沿海发达城市
进口烈酒消费量相对较小。根据海关数据,2015年,中国对7大主流烈酒的进口总量为5,542万升,同比增长7.74%;进口总额为7.88亿美元,同比下降7.3%;均价为14.22美元/升,同比下降13.9%。从消费地区看,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北京等沿海一线城市。在7大烈酒的主要消费地区,上海位列6个品类第一,其次是北京、广东,以及天津、辽宁等沿海少数区域。
2.3啤酒:人均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4年国产啤酒开始衰退,进口啤酒快速增长
国产啤酒:2014年国产啤酒消费首次同比减少,并呈下滑趋势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中国国产啤酒消费量49.39亿升,同比减少约1.8%,为自1998年开始该项统计以来的首次减少,2015年国产啤酒消费量约为47亿升,继续减少4.7%。2015年中国人均啤酒消费量34.5升、较2014年36.5升下降5.5%,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3升/年。
进口啤酒:基数小,但持续强劲增长,并向三、四线城市延伸
根据海关数据,2012年以来,进口啤酒连续四年大幅增长,四年累积增幅737.2%。2015年,中国进口啤酒5.38亿升,同比增加59.4%;金额为5.75亿美元,同比增加42.5%。2016年1-3月,中国进口啤酒1亿升,同比增长34%,金额为1.11亿美元,同比增长36.8%。
进口啤酒正在向中国的三、四线城市渗透,根据2016年4月媒体报道—“河南省平顶山市的啤酒市场上除了常见的啤酒品牌外,很多进口啤酒也进入了消费者视野,并且渐受青睐。一个月前,山东省滨州市首次进口德国啤酒。”
3. 酒类上游知名酒厂增长缓慢但有较大的品牌及护城河,流通渠道各种业态不断出现
图:酒类产业结构
酒厂代表:知名酒厂茅五剑等、知名二线品牌,地方中低端品牌等
纯线上B2C代表:酒仙网、品尚汇(垂直类电商);京东、天猫(综合类电商)等
线上线下B2B代表:酒仙团(酒仙网)、易酒批、其它的丹露网、挖酒网、快找酒、酒小秘
线上线下B2C代表:酒便利、1919
其它的:地方性连锁、知名酒厂连锁(洋河一号)等非主流
酒类流通渠道的改造在2014年尚处于探索期,进入2015年则已经有以易酒批、壹吉购等为代表的清晰模式,2016年全行业将进入跑马圈地时代。不仅专注于酒类的易酒批、壹吉购、壹玖壹玖、酒便利、酒仙网在大力扩张,做全品类的怡亚通、惠民网等电商模式也将争抢份额,而传统的大型经销商也在积极转型以维持行业地位。
纵观B2C、O2O、B2B及连锁等酒类业态,其模式有较大差异。如纯电商是仅有线上渠道,通过战略投入爆款单品引流,从其他不透明的产品上赚取利润;O2O则是结合线下渠道,与线上形成有益互补,除了导流功能外,线下渠道还充当配送和终端仓储角色,解决纯电商的存储和配送难题;B2B则是通过整合资源,满足客户(终端)的全品类需求;酒类连锁从商超连锁、便利连锁中进一步剥离开的,优势在于低价格、多品项、优服务等。
业态不同源自历史与背景的差异。四类业态的差异,主要源自于发起方自身发展历史和自身背景与优势的不同。
- 酒类纯电商:多是诞生于2006-2012年互联网改造传统实业的发展阶段,希望在传统市场中通过模式创新,满足、吸引并持续服务新兴消费需求,创始人多对互联网IT和供应链有较深入的研究和优势,其业态本质是纯电商,受行业发展需求有向线下结合的需求和行动。典型代表是酒仙、也买、品尚等。
- 酒类O2O:多是对酒类流通行业理解深刻、有前瞻视角、拥有一定的线下门店资源的传统酒类经销商,借助现有资源升级传统线下连锁门店,并尝试开拓线上平台,引流线上消费者,典型代表是1919、歌德盈香、酒便利等。
- 酒类B2B:多是手上集聚大量经销商资源、和上游企业有一定合作关系的产业管理方,整合供应链资源,为下游经销商提供一站式服务,典型代表是B2B的易酒批,最近两年酒仙网也在向B端发力。
- 酒类连锁企业:专业酒类连锁是从商超连锁、便利连锁中进一步剥离开的。同其传统零售业态相比,专业酒类连锁的优势在于低价格、多品项、优服务等。目前国内较知名的酒类连锁如银基、华致、捷强、华龙酒业、洋河等。
4. 2013-2015年传统渠道巨变,酒水回归大众消费品属性,催生高效率流通渠道
在2012年100元至300元的中高端白酒消费中,政务、商务与民间消费占比分别为25%、35%、45%,政策打压后,2014年政务消费占比急骤下滑到3%,商务与民间消费占比分别为42%与55%,反映了近年白酒行业需求的变化。在此趋势下,白酒经销商、厂家持续降价,酒水价格回归大众。具体看,传统酒水流通渠道的运作方式如下:
- 传统的流通渠道:集中度不高,每个经销商手里只有有限种类的酒,存在众多一级经销商,二级、三级…经销商交叉采购,每层基本加价20%左右,终端价格高。
- 在这个链条中,酒厂、一级经销商距离终端消费者遥远,产品经过层层仓库中转达到消费者,流通效率低,信息传送不通畅,酒企对终端市场需求反应滞后。
- 打击“三公消费”的大环境影响下,库存积压严重,价格下滑造成整个流通链条利润被大幅挤压。
长期看,规模优势显著的综合型电商、连锁大型商超、连锁大型便利店,以及专业酒水连锁O2O四类现代化零售商,将成为未来酒水流通的主流渠道。
现代化零售渠道的崛起,将令酒水流通行业彻底告别过去依赖分销、代理的流通方式。对厂家而言,高效率、大规模的零售商将逐渐成为厂家最重要的一级经销商。
图:传统经销渠道将让位于高效率、现代化的直营零售渠道
上游分散化趋势,有利于专业渠道的崛起
在《2016年华创证券零售电商行业趋势报告》中,在商品零售四象限分析框架中,探讨了上游的品牌力量差异,对下游零售渠道的影响。
酒水属于典型的可选消费品,品牌差异化较显著、优质品牌对消费者的影响力相对持久。尤其在上个时代,名白酒主导酒水政商消费期间。而酒水专业渠道的发展,晚于生鲜、图书、家居、服装、家电等品类,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上一个时代,酒水上游扭曲的品牌话语权,以及流通渠道畸形的毛利空间。长期来看——
- 一方面,消费回归大众,增长强劲的进口葡萄酒、进口啤酒令酒水行业上游品牌较此前远为分散,SKU数众多,消费者对酒水专业零售渠道的需求逐渐兴起。
- 另一方面,名白酒、国产啤酒、国产葡萄酒,在过去几年产能高速扩张影响下、价格大幅走低,令上游品牌对零售渠道的诉求持续提升。
图:商品零售四象限分析框架,零售渠道的发展空间,需要分析商品上游的结构变化
5. B2C类酒水电商:渗透率低、基数小、快速增长,份额向综合电商集中
国内酒水电商2014年销售收入110亿元,2015年超过200亿元,增长超过100%,酒水电商占酒水终端整体销售收入比例约为1.3-2.5%。其中葡萄酒增速最快、啤酒其次,白酒增长略低于啤酒和葡萄酒。
图:2014年、15年酒水零售线上对线下的增长率分别为7倍、4倍
根据DecanterChina.com,2015年京东酒水总销售额达到56亿,较2014年增长100%,自营、平台各占一半比例。仅自营规模已令京东成为茅台、五粮液、洋河包括线上线下在内,国内最大的零售商。预计2016年京东酒水销售额将再增长一倍,达到约105亿。
京东葡萄酒2015年自营部分零售额超过4亿元,2016年预计达到12亿元,平台预计达到15亿元,较2015年增长超过200%。葡萄酒占酒水整体的销售比例,2015年约为16%,预计2016年达到约26%,占比显著上升。
其中葡萄酒自营部分,国产葡萄酒占销售额30%,进口葡萄酒占70%;葡萄酒平台部分,国产占15%,其余85%为进口。总体来说,进口葡萄酒线上增速最快、在线上葡萄酒销售中占据主导。
图:京东酒水零售近年高速增长,尤其是进口葡萄酒
同期,酒水垂直电商收入增速回落、低于全行业增长,同时费用率居高不下,已从快速渗透进入并购整合阶段。
2015年酒仙网实现营业收入21.92亿元,同比增长38.93%、低于酒水电商整体行业增速;同时毛利率18.7%,三项费用率30%,毛利率远低于费用率,2013-2015连续3年持续亏损。
单纯的酒水垂直电商并不被看好,原因在于,酒水垂直电商的成本效率远远低于综合电商,市场份额将被电商巨头的自营酒水部门侵蚀——
- 酒水垂直电商流量成本高,缺少综合电商的流量成本优势和用户规模优势
- 缺少综合电商的采购优势和物流效率
- 酒水供应链管理相对标准化,酒水垂直电商的供应链门槛容易被巨头超越
酒水垂直电商在2008年前后兴起,领先综合电商涉足酒水领域5-6年的时间,但近年纷纷出现,酒水电商被线下企业收购,或持续多年亏损、难以盈利的状况。
整体而言,一方面酒水品类,基本是京东、天猫最后涉足的消费品类;另一方面,2015年酒水电商不到3%的渗透率,远低于其他消费品及食品,甚至略低于生鲜。酒水电商低渗透率的背后,有其品类流通规律:
- 酒水在亲友聚会、餐饮、KTV、酒吧等即时消费场景
- 宴会活动、聚会等,顾客型团购、专业型消费占比高
- 酒水易燃易爆易碎,啤酒、葡萄酒餐酒等低客单价酒水物流成本高
- 现阶段,白酒仍占主流,消费人群偏向传统,电商渗透率偏低
图:在各商业领域中,烟酒市场规模较大、互联网程度较低 | 图:在各消费品类中,酒水电商起步时间较晚、渗透率最低 |
6. 线上线下结合的专业酒水便利连锁将是酒水流通现代化的主流渠道之一
数字化和便利化是零售领域、以及酒水零售领域最强劲的增长方向,从零售业态出发,2014-2015年,网络零售和便利店,分别是增长最强劲的零售渠道;酒水品类,也体现了同样的趋势。
与单纯网络零售和便利店渠道相比,线上线下结合的专业酒水便利连锁,能够实现线上订单门店配送、门店库存线上展示,可能会是酒水品类增长最为强劲、成本效率最优的零售渠道之一,也将是酒水流通现代化的主流渠道之一。
图:网络零售、便利店是2014、15年国内零售增长最强劲的板块
目前阶段,酒水O2O的关键点在于线下,而非线上。这是因为,无论自营O2O、还是与电商流量巨头合作的O2O,其实现、落地的基础,都在于线下门店。专业的、具备良好客户体验的线下门店,是O2O的基础,也是当前阶段较为稀缺的资源。因此,看好线下门店基础扎实、单品库存深度满足的酒水O2O,包括——
- 终端服务能力突出、供应链资源具备、规模领先的酒水专业连锁
- 酒水供应链突出、综合运营能力强、规模领先的现代化超市大卖场
而近年来酒水O2O领域“雷声大、雨点小”,以合作、联盟形式展开的O2O大多无法落实,究其原因,正是缺乏专业的线下门店。
从酒水产品的属性看,即时性消费比重大、包装和运输成本高,决定未来酒水销售比重将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线下门店具有价值,线下标准化管理,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是未来的主要模式。
消费者地位提升,提出更多消费需求。新生存业态下,厂商、渠道商和消费者三者间的天平,开始从厂商向消费者倾斜,满足消费者的痛点,变得尤为重要。
新模式正是直击消费者真实的痛点,提升服务,树立起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新模式的爆发,本质上是源自消费者的认可,是顺应了新时期消费者新的需求,且这些需求传统销售模式根本无法满足。例如:限时送货上门、门店形象统一、产品保真、有发票、价格统一无需还价等。
代表性企业有酒便利、1919及一些地方性连锁。其中酒便利比较专一,各个城市直营稳扎稳打,快速、品质及体验做到了极致(20分钟送达),但全为直营导致其发展较慢;1919通过加盟模式快速成长,但品质及体验相对前者来讲较差。
7. 酒类B2B业务核心在于供应链,旨在减少渠道环节,提高渠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B2B端提高渠道效率降低渠道层级,B2C端实现线上线下协同推进O2O已成为酒类渠道主要方向。
现在B2B模式正受到资本市场热捧,主流B2B电商平台:易酒批,中酒批,中酿酒团购,这三大平台都是通过集中下游和集约上游,建立扁平化的流通渠道,实现高效的商品流通和配送体系,提高上下游的交易量和盈利能力,从而形成区域内的供应链生态平台。
酒类B2B基本分为两大类:
- 一类是以电子商务为标签的酒类互联网企业,其中代表有易酒批、酒仙网B2B板块、1919酒类直供B2B板块、挖酒网等;
- 另一类是传统的酒类流通大商开辟的B2B业务,如华泽集团的酒业英雄联盟模式、银基集团的“品汇壹号云合伙”B2B项目。
通过B2B平台进行产品销售,不仅能给与终端商(也就是B2B中的小B)足够的可操作空间,还有利于节约因利益方过多带来的费用折耗。B2B模式为中小批发商提供了渠道对接口,实现从酒厂直接到平台再到终端店,对流通环节整体进行了压缩化,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渠道更加扁平化。
通过B2B模式能够较好地实现上游企业的扁平化需求,直接打通“厂家——终端商——消费者”的销售链条。目前,价格依然是B2B平台引流的主要优势。但需要注意的是,价格并不是终端商选购产品的唯一标杆。平台方需要通过建立更多的产品矩阵、更优质的服务,才能将B2B平台搭建好。
7.1酒类B2B发展的外因为资本推动,从大宗商品至快销领域
2015年以来,国内的B2B市场猛然提速,据统计,2015年中国的B2B电子商务收入规模达到了245.2亿元人民币,较2014年增长了27.58%,预计到2018年时,其市场整体交易规模将达到470.8亿元人民币。B2B垂直媒体托比网的统计数据表明,2013一2015年,拿到投资的B2B企业分别为10家、16家和98家,资本对B2B的投入呈现七猛然增长的态势.其中,较具代表意味的案例是钢铁行业的找钢网。2015年,主营B2B的找钢网的销售流水已经达到180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了约3倍。而在2016年1月18日时,找钢网亦正式宣布完成额度高达11亿元的E轮融资。可以说,这一轮B2B市场的整体爆发,给酒类B2B公司注入了信心,并为它们提供了较好的寻资环境。
除了率先起跑的钢铁领域(找钢网、上海钢联),化工领域(找塑料网、快塑网、化塑汇),农业领域(美菜、链农、一亩田),航运货代领域(运去哪、航运城、二货网)、煤炭领域(找煤网、易煤网)等各大垂直B2B电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纷纷获得资本的青睐。
7.2酒类B2B内因为酒类行业集中度低、交易环节多、SKU量大
B2B整体环境的趋好是外因,那么酒类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从内在为B2B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撑,可总结为三点。
第一是酒类行业集中度低,上下游分散。B2B电商平台承担着撮合上下游交易的任务,如果行业的上下游非常集中,平台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据统计,2014年,规模本土酒类企业完成销售8778.05亿元,而茅台、洋河五粮液三家大企业销售收入只占11%左右,这充分说明了国内酒业集中度较低的事实。
第二是行业SKU非常多。显然,只有当行业SKU足够多时,电商平台才能利用其互联网技术,依靠资源整合覆盖大量的SKU,从而获得传统线下贸易商不可比拟的规模优势。酒类行业高达数万的SKU,为B2B公司提供了整合上下游的沃土。
第三是国内酒类行业的交易环节多。B2B电商具有打通产业链,缩短交易中间环节的特征,因此,中间交易环节多的酒类行业非常适合B2B电商的发展。厂家–省级代理–地县代理一二批商–零售商的传统交易链条让酒业B2B公司大有用武之地。
表:酒类B2B各平台简介
资料来源:互联网
酒业B2B除了以上提到的几家外,还有1919酒类直供、快找酒及挖酒网等众多B2B平台,不过行业里存在的“窜货”及到底B2B平台应该如何做等问题还依然存在,有待行业来抉择。
8. 酒类行业上游知名酒厂占有优势,流通领域传统经销主导但和B2B酒商并存,终端领域将全国性酒类连锁及地方性连锁的天下且具有线上线下结合的全国性酒类连锁更具有竞争力
总体来讲:
- 酒类行业上游知名酒厂占有优势。国内白酒啤酒行业经历了前期产能大幅扩张后,开始持续洗牌,兼并收购大量发生,在健康诉求、消费升级影响下,市场份额持续向优质品牌集中;其它酒类产品小而散的局面将存续。
- 流通领域传统经销主导但和B2B酒商并存。但本质上只是B2B酒商对传统酒商的替代,使其供应链上更快,更优。但B2B酒类电商到底对传通流通渠道改造或替换到什么样的程度,还有待时间检验,改革不会那么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时间及行业来抉择。
- 终端领域将是全国性的酒类连锁及地方性连锁的天下。由于酒类即时性消费要求较高,酒类电商的最终对C端的渗透率我们判断和预计未来将不超过5%(2015年为1.3%),将来会形成全国性的酒类连锁及地方性的连锁共存的局面,且具有线上线下结合的全国性酒类连锁更具有竞争力代表性的企业有酒便利,1919等。
■食品投资家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