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技术变革爆发的前夜,要做怎样的准备?

新零售
资本和技影响零售业最重要的因素,零售科技正处在爆发前夜,而国内的线下实体零售商,并不具有亚马逊、阿里巴巴、沃尔玛、京东这样的技术研发储备能力和资金能力,提升自身业务的连锁标准化能力就成为重要的生存之道。

当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发表大致意思为,零售技术不是每个企业都能玩的言论时。看起来非常傲慢。但另一方面,这又可能是事实。

越来越多人士相信,当下市场正处于新一轮零售技术变革爆发的前夜。但令人遗憾的是,传统实体零售商没有办法参与进来。

差距在哪?以基础的线上线下融合系统为例,如果要自身开发一套打通线上线下库存、会员、商品的系统,需要投入多少?亿级规模,数百位技术开发团队,相当于一家软件公司的规模了。

所以,中国有哪些实体零售商是有能力、意愿在零售业务之外,投入搭建一家”软件公司”?如果不具备前沿技术的“引领”能力,中国实体零售商又该如何应对?

1、合作逻辑

从过往历史看,技术变革都将会影响、改造,甚至是重构现有零售市场格局。

最近10年,互联网技术的成熟,让电商崛起,目前为止,电商拿走了中国消费零售市场超过10%的市场份额。

更早的10年,开架式售卖方式在中国市场的出现,则培育诞生了一批本土明星零售商,如永辉超市、步步高、胖东来、物美、华冠等等。

两者的一大共同点是,“技术红利”的获益者往往是新出现的经营主体,原有市场份额的主要获得者,普遍“响应”缓慢,进而丢掉了大量市场份额。

互联网时代,许多实体零售商都曾大力投资线上市场,但进入时机的错失,造成他们并没有多大“建树”,没有拿走市场的主要份额。阿里巴巴、京东这样的新创企业成为了赢家。

开架式售卖时代,原有“市场主体”——大量国有零售企业,因为“落后”的柜台式售卖方式,逐步式微。而采用开架式售卖形态的新兴零售企业则拿走了大量市场份额。

因此,如果我们现在正好处于新一轮零售技术爆发的前夜,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感到焦虑,并寻求“安全感”。

这也是为什么,当下市场,许多实体零售商间会积极寻求、竞争与技术领先的线上零售商合作、融合的原因之一。

2、哪些技术可能突破

当下市场哪些技术正面临突破?

现阶段我们所知有限,因为新的技术都处于各自高度保密状态。我们知道一些企业正在大力投入研发,但能获得的公开信息却很少。

新技术研发曲线图

这是一张行业里相对较权威的”新技术研发曲线图“。从中可以看到大量与零售相关的新技术正处于萌芽期。一些市场人士相信,一旦某项关键技术出现突破,可能会引发了连锁突破反应,形成零售业的“摩尔定律”。

普华永道中国零售及销售品行业主管合伙人王笑称,零售科技正处在爆发前夜。从普华永道研究来看,影响零售业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一个是资本,一个是技术。

“很多技术,比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许多公司已经到了相当的应用层级。特别是人工智能,已经到了接近现象级应用的水平了。对商业决策、客户服务、店址选择、商品配送的价值,到了相当高水平。比如,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分析互联网、社交媒体上,消费者对商品的语音、文字评价。

这方面的后台技术则是计算机技术、语言技术、统计和数据分析技术。相关领域的进展离突破很近了。”王笑告诉《商业观察家》,“在实体店领域,很多企业几年前就已经开始研发、收集、分析店内语音的技术。顾客进店说什么话,通过采集、数据研发已经到了一定水平。未来如果实现数量级应用,会不会变成终端门店没有销售员了,货也是动态配送。消费者进店,能即时知道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需求,并判断出消费者是要去买吃的东西,还是买日用东西。”

王笑认为,零售业,从商品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中间的支付、物流,还有社交媒体平台等,现在每一个环节都已被高度细分。相关领域的进展相比过去1、2年也出现了很大变化,比如对消费者的智能推送方面,更精准更有效。因此,未来如果一个突破性技术出现,对零售的推动是非常可观的。

一些市场人士说,市场内的各大经营主体在技术研发层面似乎也有质变之势。比如亚马逊,其研发、推进的可能有上万种技术,但超过90%到目前还没有实现应用,如果亚马逊未来实现10个技术,或者1个技术重大突破,带来的价值也将可能是非常可观的。

阿里巴巴在国内则走在了“技术”前列,其在整个零售、流通环节的几乎每一个领域都有新技术的实质性应用。但一些或许还未到数量级应用。

而即便未来的一个突破性技术不是由亚马逊、阿里巴巴体系“萌发”。但这些企业本身所拥有的技术储备、数据基础、资金能力等,也有望成为新技术的受益者。

这些企业在业务架构上也早以进行布局。

比如阿里巴巴的商家事业部,当下很重要的工作是“卖服务”,帮商家作解决方案,类似于IBM不再经营电脑硬件业务,而是去做解决方案。

阿里巴巴生态体系积累的数据、技术能力,可以让商家事业部指导帮助零售商中国市场开店,甚至起到依赖性作用。

比如商家要卖一个商品到中国市场,怎么做营销?怎么选择店址?如果这个商家在阿里巴巴线上销售两年,基本图形可能就出来了。商家可能知道顾客在那里,未来的店铺应该开在哪里。

这也是为什么Costco、阿尔迪进入中国市场之初,会选择先“入驻”天猫“试水”中国市场。

3、打造连锁标准化能力

如果中国零售市场真的处于新一轮技术变革的前夜,实体零售商又该将如何应对?

目前看,中国线下实体零售商,不具有亚马逊、阿里巴巴、沃尔玛、京东这样的技术研发储备能力和资金能力。也很难引领前沿技术研发、应用。过去看,中国实体零售商更多是支付成本使用第三方技术。

因此,实体零售商应对未来实际要做的是,确保能及时跟上时代潮流。这其中,既需要保持“开放心态”,更重要的是增强线下业务连锁标准化能力。

保持“开放心态”,有效的机制是实现管理团队的”年轻化“。年轻化不意味对管理团队整体“换血”,而是杜绝过度权威化、家长式管理。在一个变革期内,要给拥有一定专业能力的“年轻声音”一个出口。以保持对新事物的关注。

年轻化也意味着勇于对未知尝试,从一个长期角度看,敢于尝试所花费的成本其实都是可以接受的。

“跟上时代”最重要的部分可能是,提升实体零售商现有业务的运营能力和效率。比如线下业务连锁标准化能力的提升、优化。

过去经常听到这样的言论,比如,某某企业上马新的技术系统后,被系统“害死了”。

为什么会这样?

一些市场人士的解读是,因为有能力研发新技术系统的供应商,几乎都是跨国企业。他们的新信息系统、技术体系等都是基于国际标准化零售商的运营而研发。但在中国,本土零售商的连锁经营很多都是非标准化的,或者说标准化能力不足的,连锁标准化水平较国际是有很大差距的。从上游开始,商品的规格就不是标准化的。还包括财务、沟通方式等等。

当依据国际标准化零售商研发的新技术、信息系统“卖到”中国,这些标准的内容、模块,可能导致中国实体零售陷入混乱运营,甚至,系统上马后会“带偏”企业。

因此,如果零售市场真的将迎来新一轮技术变革,而实体零售商又没有办法“引领”前沿技术,那么,合作之外,提升自身业务的连锁标准化能力,进而有能力及时、有效应用新技术成果就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来自商业观察家

参与讨论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