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管理专利,投资人会止步

专家说

 

回归商业本质,人人都是@变革家 !对许多企业经营者来说,内部稽查(简称“内稽”)、内部控制(简称“内控”)制度就是一堆又臭又长的法条,但在真正内行的投资人,例如股神巴菲特来说,优良的管理制度才是一家公司真正的成败关键。投资人常常关注的是项目的趋势,创始人的素质等一些宏观问题,而对一些经营层面却容易忽略,@蒋士棋为您剖析投资人在判断一家公司时,要注意的管理专利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如果只会蒙着头投入研发却不懂得如何管理,不但过不了内稽内控这一关,投资人也不见得给你多好的评价。

去年九月,台湾地区“金管会证期局”重新修订了“公开发行公司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处理准则”,对于公开发行公司在八大类营业循环的控制作业做了一番全新整理。

其中对科技业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在第八项的研发循环中,新增了“知识产权之取得、维护与运用”。换句话说,从今年开始,台湾地区的公司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已经成为稽核部门必须进行的查核项目之一了。

根据台湾地区“证期局”的说明文件,新增这项规定的原因,主要是多数公司之无形资产占总资产之比重有逐年增加趋势;其中对于无形资产的管理,尤其是对知识产权法令遵循之落实或未落实之后续诉讼,会直接影响公司营运效率效果或股东权益。

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吴德丰会计师解释,这项新规定包含了两个层面,首先是公司内部必须具备并且落实知识产权管理,其次稽核人员要依据所制订的管理办法定期进行审核,“也许管理制度很基本,但只要有确实做到就可以。”

的确,“知识产权之取得、维护与运用”这几个字只订下了一个很广泛的管理框架,让业者得以根据自己的产业特性和策略制定实际规范;然而,根据台湾地区“资策会科法所”去年所进行的调查结果,有将近一半的上市公司和中坚企业,内部并未设有处理知识产权的部门或人员;即使还是有217家企业自认有进行知识产权管理,但除了都集中在专利商标申请、知识产权权列表或数据库维护和定期缴纳规费这种非常例行性的工作;而被台湾地区“证期局”特别点名加强的诉讼管理,有做到的企业也不超过6成。

biangejiabian16

吴德丰观察,台湾地区的研发法人或者是企业在知识产权的管理上可以说是有好有坏,“有在国际上跟别人打过仗的,知道重要性就愿意花钱;没跟别人打过仗的,投入程度也比较低”;他补充,在财务报表上,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普遍来说都会被列为损益表内的费用,除非是透过并购或是买入取得,或其商业价值已经显现,才能够转入资产负债表内。

因此,很多企业是用成本的观点来看待专利或商业秘密,或者当作单纯的法务议题,其实都相当狭隘。

他举例,台湾地区企业很习惯与学校机构合作研发,待产出专利后再授权给企业使用;过了一段时间后,假使企业发现有人侵犯这项专利想要提起侵权诉讼,就会发现问题所在,“企业很可能只是被授权使用,没办法提出告诉,甚至找到当初合作研发的学校教授可能也没办法,因为他是使用学校所提供的研究设备才能够工作,他自己也是学校雇用的员工。所以真正握有这项专利的可能是学校,甚至是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

普华商务法律事务所杨建华律师建议,对一般企业来说,可以先从最基本的项目开始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像是员工保密协议、研发纪录簿的维护、商业秘密的认定、授权协议文件管理;待基础稳固之后,再根据自己的需求制订知识产权权管理目标和办法。

如果把企业比做人体,投入的资本和研发营销费用就像是人们平常摄取的营养,而其资产规模、营收获利或是专利数量,则是健康检查与日常活动的结果。每个人都知道,即使两个人每天吃相同的食物,也会因为先天体质的不同而有互异的体能表现。

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目的就是让投资可以有效率地转为产出,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藉以提升营运绩效。如果只是想要虚应故事,公司确实也可以简单订个管理与稽核办法,届时按表操课一样能轻松过关,但公司的体质也会因此每下愈况。不妨想想:每个拿过奥运金牌的运动员,不管训练期间或平日,何尝对饮食控制与生活作息松懈过?

声明:本文系《北美智权报》(cn.naipo.com)授权新浪科技《创事记》栏目首发,如若转载请保留此法律声明或获得北美智权授权,联系邮箱:naipocom@163.com

@变革家(Reformer),最专业的股权投资和新三板投资决策参考平台!@变革家 对看似没有关联的不同行业不同公司,通过@变革家九宫格:客户、需求、用户、运营、产品、资源、成本、收益、团队这九大要素进行拆解和重构,找出共同成功路径、发现共同风险,为您所用!项目探讨交流或寻求融资请邮件:longzhen@biangejia.com,获得每日高价值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并关注微信公众账号:变革家。

biangejia

参与讨论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