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如果第一第二名都很明显了,那机会显然就不是你的了,不是绝对没有机会,而是极小概率成功。
2.每个创业者的成功概率,不是创始人本人决定的,而是这个赛道上的创业者总数量决定的。
3.时机决定社会资源分配,所有的优势都可以从先发优势进化得来。
4.每一批入场搏杀的团队,优点缺点都会对冲,留下的成功概率非常平均,100个公司做同一件事情,每个公司的成功概率就是1%而已,高不到哪里去
变革家,以投资视角为您发现风险和商机!前段时间有人问我:“你觉得锤子手机为什么一直做不起来?”
这是个好问题,回答好这个问题,需要一些深层次的思考,而不是把媒体报道的表象复述一遍。
其实,我个人十分欣赏罗永浩的产品能力(工匠精神)和营销能力,这两者结合起来威力无穷,中国大部分创业者连其中任意一种能力都不具备就出来混了。罗永浩可谓一代产品人的精神领袖了,我朋友郑刚也重仓投了锤子,我自然希望锤子能做起来。
由于我坚信智能手机是个大赛道,跟其他网络平台和APP不同,不太可能赢家通吃,最后被小米一家垄断,未来百花齐放的可能性比较大。正是因为这样的认知,我深刻地在这个方向上摘了跟头,交了1000多万的学费投资了另一家手机公司“原点手机”,失败后复盘过来,我才意识到,作为一名投资人,一定要学会像Elon Musk说的那样,学会:第一原理推理 First Principles Reasoning。
什么意思呢?
就是当所有的人,都只是看到了“重力现象”的时候,你要推演到背后的本质,看到重力现象的本质是“质量”和“万有引力”的作用。只有这样,当未来场景切换到月球上的时候,你才不会被地球上的“常识”所误导。
作为一名试图在混乱中寻找信息,降低不确定性的投资人,永远都要努力去看透事物的本质!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思考和实践来升级自身的认知,提高独立判断和决策的能力。所以每个失败案例背后的本质问题,一定要想清楚,尤其是自己交了百万甚至千万学费的。
那么究竟锤子手机和小米手机相比,本质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抛开我所看到的一切表象,以我目前的认知,我能发现的更本质就是下面这一句话:
时机决定社会资源分配!
要理解这句话也不难,我们从小的教育就提倡公平竞争,奥运精神也说抢跑犯规不算成绩,可对于企业之间的竞争来讲:
“不公平竞争”才是制胜法宝!
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来就没有公平过。过去没有,未来也没有。要想制胜,就要设法成为不公平竞争中的优势方。
可对于我们这些没有任何背景,也非富二代或者国资控股的民营小企业来讲,有什么门槛和壁垒可以压倒对手呢?
技术门槛?关系门槛?资源门槛?牌照门槛?地方保护门槛?
我想,每个创始人的背景和身世都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做天使投资的,最常遇到的是有一定“技术优势”的团队,他们在原来的学校和企业,正好积累了某方面的技术优势,出来创业,比如李彦宏。另外也会遇到一些认知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创业者,比如毛大庆离开万科做优客工场。还有一些人是背靠大树好乘凉的,直接跟某个巨头战略合作孵化,比如爱奇艺这样的。
以上提到的种种优势都很有差异性,不同的团队有不同的优势,这些优势都是他们创业之初与生俱来的,这就是投资人问的“核心竞争力”。那么,有没有一种优势,任何草根都有机会获得?而不是生来的不平等?有的,这种优势叫做:
先发优势!
所有的草根创业者,哪怕一无所有的在校大学生,也可以获得这种优势,比如张旭豪在2009年4月创办了饿了么;还有刘成城2010年刚毕业就参与创办36氪(我本人还跟他一起翻字典从化学元素周期表里找到了这个 dot com有效的名称,这种帮助灯泡发光的气体,很适合代表科技媒体的定位);甚至是当年润迅的工程师马化腾,早早的就学着国外的ICQ做了个OICQ,后来改名QQ。
千万不要低估“先发优势”的威力,虽然说其他技术优势、资源优势、牌照优势等挺可怕的,但是只要你提前入场,早早发力,等到竞争对手觉悟进来的时候,你已经把“先发优势”转化为了“竞争壁垒”,这个转化而来的壁垒,就是你的“不公平竞争”法宝。尤其是互联网领域,讲求“网络递增效益”(类似于马太效应),用户越多的应用,自然会获得更多的用户,像QQ和微信,微博,映客这一类社交应用和京东阿里这种电商平台,以及滴滴打车这类都是马太效应的最佳受益人,强者恒强的典范。
先发优势才是企业核武器引爆的链式反应源!
理解了这个本质,再看锤子手机和小米的关系,只要查一下两家公司注册的时间,胜负就基本明确了。
小米手机成立于2010年4月;
锤子手机成立于2012年5月。
罗永浩比雷军足足晚了两个周年,而且两家公司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化,大家都把他们归类到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智能手机这个赛道。而这个赛道,我们可以看到,还活着的手机公司,几乎都是小米之前就已经做得很大的华为、中兴、Oppo、魅族这些;小米之后成立的,除了锤子,其他的都完蛋了吧。包括我自己投资的原点手机,那个成立于2014年的智能手机公司,百度投的天使,我和我的LP们一起投了1000万,那个时代我单笔投资都不超过200万,我回顾当初,我一定是疯了。
雷军带着小米的精英部队比罗永浩抢跑了2年,整整两年,雷军和他的小米团队从来都没闲着,而且还接到了新浪微博的爆发期红利,营销上占尽优势,两年足以转化成很高的品牌壁垒和行业资源壁垒。晚了整整两年的罗永浩,如何能追上一直就没放慢脚步的小米呢?
可我当初就没有这个认知,我从来没有意识到,“时机 Timing”对一家公司的生死有如此重大的影响。我那个时候天真地以为小米不可能一家通吃整个市场。可今天我看到的是,整个智能硬件这条赛道,小米吃掉了50%的红利,这种垄断已经让整个行业格局确定了下来,很少有资本愿意在这个赛道撒钱了。
如果你没有前人10倍好,你什么都颠覆不了。
所以说,与其更优,不如不同。想要做一件事情,反思反思,这个赛道有没有明显的第一名,如果没有,还是一片混沌或者处女地,你可以试试;如果第一第二名都很明显了,那机会显然就不是你的了,不是绝对没有机会,而是极小概率成功。
比如今天的单车共享,如果你后知后觉跟着Mobike或者ofo学着做了一个类似的单车共享,号称你有更多的优势资源,依我看,多半是自欺欺人。还有更傻的,做了成本更高的电动单车共享,如果这个机会是真实的,那么更大概率来讲,也是mobile和ofo的机会,是他们连续性增长的必经之地。很多创业者的认知不足,所以他们的失败是创业第一天就注定的。
因为你不是站在风口的猪,你是跟风跑的猪!
我们不可能与趋势为敌,而顺势而为的核心是“站在风口,不是追在风后”。站在风口自然会被吹起来,这个过程中快速迭代出会飞的翅膀来就不会摔死,只要风够大,你入场的足够早,进化出翅膀也是很有可能的,历史上那些草根起步并最后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公司,无一例外都是这样的。
可站在风口的企业少得多,追风的企业才是乌压压乌压压乌压压一大片。跟在风的后面跑,跑死都飞不起来啊!
这就是我已开始强调的:时机决定社会资源分配!
前面的企业,早就把社会优质资源分配完了,这些资源包括优质客户、消费者心智中的品牌占位、人才资源,还包括政策倾斜(支付牌照发放的时候就是给了已经有一定规模的早期支付公司)。毕竟先知先觉的远见也是企业家的核心素质,早入场,不管是因为热爱、使命或者远见,都是创业者应有的素养。
有了合适的创业想法,千万不要等待时机成熟,你能等来的,只能是错失良机的噩耗,或者是乌压压一片的跟风者,等大家都明白了,机会就不是你的了。就像微信群里抢红包,一定不能在人多的大群里抢,永远抢不到。群里人多,代表的就是赛道太拥挤。
每个创业者的成功概率,不是创始人本人决定的,而是这个赛道上的创业者总数量决定的。因为每一批入场搏杀的团队,优点缺点都会对冲,留下的成功概率非常平均,100个公司做同一件事情,每个公司的成功概率就是1%而已,高不到哪里去;如果想提高成功的概率,那就趁市场上没有别的玩家的时候,悄悄入场,即便你认为没有其他竞争者,你也绝不是唯一和第一。
就连达尔文发现物种进化论这种极其伟大的成就,都会遇到华莱士也独立发现了进化论,甚至早在他写《物种起源》前28年,就有苏格兰人Patrick Matthew在他著作《论海军木材和树木栽培》中提到了类似的自然选择思想。
如果一件事情是你的热爱,是你的使命,那么你还等什么呢?越是伟大的事情,越是需要长期的孕育期,如果你肩负使命那就不该消极等待,而是应该主动出击,推波助澜。
就像Elon Musk在2002年开始投资并参与SpaceX私人火箭的研发,2003年开始Tesla电动汽车的投资和管理,他才真正是使命驱动的偏执狂,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比别人要早10年甚至更多,他是这个时代少数不多的推动社会发展的人,而我们大部分人只是跟着风凑热闹打酱油而已。
再次强调,时机决定社会资源分配,所有的优势都可以从先发优势进化得来。
干吧!
本文源自王利杰公众号。变革家采用本文仅为信息提示之目的,不代表变革家对观点赞同或支持。优质项目推荐、创业项目拆解、核心风险提示、身边商机发掘,变革家让您捕捉更多商机、规避更多风险。更多信息请扫码联系我们。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