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面膜市场将达2000亿,且看本土化妆品企业怎么做!

美业
中国真正能使用面膜的人群在4亿左右,主要是18~50岁的女性消费者。如果这些人平均每人一周只用1片面膜,那么1年就能消费超过200亿片,按照平均每片面膜10元的零售价格计算,1年消费近2000亿元的面膜不是问题。

变革家,和您一起发现和投资身边的商业变革者!如果说未来面膜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能达到2000亿,你信吗?从国内化妆品行业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这样的数字或许会遭到很多人质疑。

而实际上,如此庞大的面膜市场空间并非海市蜃楼。早在几年前,贝豪集团总经理梁宏丽就曾有过相关大胆预测。彼时,她第一个提出的“面贴膜是唯一能够挑战国际大牌的化妆品品类”,也成为“2000亿”市场的理论支持。

如今,越来越多的行业人士开始认可面膜在中国化妆品产业中的地位,并认同“面膜最有实力挑战国际品牌”。那么,实现2000亿的市场份额到底难不难呢?

梁宏丽算过一笔账:中国真正能使用面膜的人群在4亿左右,主要是18~50岁的女性消费者。如果这些人平均每人一周只用1片面膜,那么1年就能消费超过200亿片,按照平均每片面膜10元的零售价格计算,1年消费近2000亿元的面膜不是问题。如果能培养消费者1周用2片或两天用1片面膜的习惯,市场容量则更是惊人。

显然,消费者用不用面膜、用多少面膜,是2000亿市场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也就是说,能否赢得消费者很重要。那么,具体而言,我们的本土化妆品企业应该怎么做呢?

忌模仿 勤创新

不得不说,很多本土化妆品企业在创新上仍需付出更多努力。客观来讲,比起创新,它们最常做的还是模仿。除了模仿国际大牌,对国内一些新鲜事物的模仿也并不鲜见。甚至于简单的宣传物料,都去直接抄袭。

比如贝豪为推广产品所拍摄、设计的拥有知识产权的各款专利图,就被盗用过很多次。“现在仿冒盗用的违法成本太低,导致很多企业根本就不愿意去创新。”梁宏丽表示,如果国内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加大一些力度的话,那么行业的进步无疑会更快。

而在这方面,新加坡、韩国、日本都有很大力度的监管,日韩化妆品产业能够有如今的规模和发展势头,一方面也得益于此。可以说,没有哪个国家或企业能够靠抄袭、模仿获得很大的成功,只会抄袭、模仿的国家或企业很难有好的未来。

当然,创新也不是容易的事,既要肯研究,肯钻研,又要舍得在研发上做很多投入。而对于一个国家、一个产业链而言,上游制造业的创新尤为重要。梁宏丽指出,只有上游制造业水平有所提升,才能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拿华为来说,正因为掌握了很多的核心技术,一直在钻研,在做研发创新,才能走到今天本土手机企业龙头的位置。如果总是抄来抄去,想领先手机行业显然是不可能的。

贝豪面膜文化馆

贝豪面膜文化馆

或许是认识到这一点,专注于面膜领域的贝豪集团多年来在创新上花了不少心力。2008年全球首创蚕丝面膜,并在此后进行多次产品升级,2014年5月推出日本纪州备长炭黑金面膜,2016年5月推出保加利亚玫瑰花水面膜,当年11月又推出001面膜等,都是不断创新的成果,而且,每一次创新,皆能在行业内引领一波风潮。

为何要如此专注创新?梁宏丽表示:“贝豪就是要依靠最富创新性的技术和产品,成为化妆品上游产业链端走在最前面的企业。”这句话既是答案,也是贝豪未来的发展方向与雄心。

产品品质是根本

本土化妆品企业遇到的另一个尴尬问题是,在获取消费者信任上明显逊于国际品牌。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出境游,购买化妆品的金额高达几千亿,而中国整个化妆品产业的年销售总额也不过几千亿而已。

为什么?除了很多国际品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营销深入人心外,产品品质稳定也是重要原因。这使得中国不少消费者无形中产生了一种心理:相比国产品牌而言,更偏向于购买进口化妆品。

如果仔细研究国际大牌的研发流程,会发现我们与之确实存在一定差距。以洗护品类为例,宝洁、欧莱雅、联合利华等连原料都是自主研发的,而且有着严格的质控机制。如宝洁旗下洗发水的原料在研发出来后,会先试用两年,两年后再推向全球市场。试问,又有几家本土洗发水企业可以做到这一点呢?

宝洁这样的做法深得梁宏丽推崇,她表示,贝豪研发的所有面膜产品自己都会亲自试用,试用效果好才会投入生产,推向市场,“自己没有测试过的产品,绝对不能卖给客户卖给消费者”。

“这些年贝豪口碑很好,那是因为我们把质量把控做到了极致。”梁宏丽坦言。

而在化妆品微生物控制指标上,贝豪集团更是在国家标准之上制定了一套更高生产要求的企业内控标准。比如,贝豪关于面膜膜材的微生物控制指标有一个内控标准,即不大于100cfu/g,这远远高于国家标准。据梁宏丽透露,贝豪对生产的每批次产品都会进行抽验,如果发现细菌总数在200~300cfu/ml,即便其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但对于贝豪而言依然是不合格产品。

显然,提升对产品检验的标准不失为提升品质的好方法。如果本土化妆品企业都能够加强要求、提高标准,国货一定能赢得中国乃至世界的消费者。面膜也不外如是。

多研究消费者

当然,就整体研发、生产水平来说,中国的面膜已经领先于世界。不少本土面膜企业每年都会向国外出口大量面膜产品或膜材,其中贝豪一年出口到韩国的膜材就超过2亿片。

据梁宏丽介绍,韩国有几家为爱茉莉太平洋做代工的面膜企业是与贝豪在合作的,受贝豪影响,爱茉莉太平洋旗下面膜产品的膜布已不再使用无纺布,而是转向“轻薄透”风格。因而在她看来,虽然本土品牌在护肤、彩妆、洗护等品类上与国际品牌尚有差距,但中国面膜品质是绝对可以匹敌甚至超越进口品的。

梁宏丽坦言,自己其实并不认可韩国化妆品品质,但也不得不承认韩品受中国年轻消费者青睐的现状。“很显然,他们在研究中国消费者喜欢什么,研究用什么样的包装能打动中国消费者。这点是值得肯定的。”

她表示,与贝豪合作的不少韩国企业每天都会抽出半小时来研究中国,看中国化妆品行业主流媒体在报道些什么,在关注哪些企业、哪些品牌,中国的市场在流行什么,中国的消费者偏向于购买哪些产品。以此来作为依据,改变在中国市场的经营思路。

而中国的化妆品企业,又有几家天天研究韩国市场的呢?即便是对本土市场的研究,何许也远远没达到这种程度。

需要指出的是,国内上游企业、品牌商要想赢得自己的市场、自己的客户群体,必须认真深入地研究本土的消费者变化。鉴于年龄层较大的消费群体存在固有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想要改变很难,上游企业可考虑从年轻消费者入手。毕竟,他们正在成为或即将成为消费主流。

事实上,不仅是90后,一些00后也开始使用面膜。客观来讲,多多研究这些年轻人的消费行为,研发适合他们的产品,无形中也会培养出未来十年的消费者。

杜绝低价竞争和违禁品

其实从生存周期来看,面膜品类算得上是生命力较强的品类了。2012年是面膜爆发年,直到今天,已过去5年,尽管不少面膜品牌遭遇洗牌,连昔日面膜霸主美即都出现断崖式业绩下跌,但整体而言,面膜品类的市场份额是增长的,且增势优于其他很多品类。

贝豪从生产包含膏霜类、精华类在内的很多产品,转型为只专注于生产面膜类产品,看中的便是面膜品类能够挑战国际品牌的潜力。在梁宏丽看来,未来赢得国际市场,面膜品类也有很大的机会。

“把面膜这一个品类做到底,我们一定会触碰到国际品牌的底线,跟它们同台竞争。这是国货能够与国际品牌抗衡的唯一机会,我不希望有人再用低价竞争、添加违禁品等行为去破坏这个品类。”梁宏丽的担心不无道理,毕竟在过往的市场竞争中,低价竞争和添加违禁品等都不是新鲜事。

而从去年开始,随着国家“二证合一”政策和环保相关政策的出台,不少化妆品企业在严查中遭遇洗牌,这无疑对行业敲响了警钟。我们的面膜企业要抓住面膜的市场机遇,就必须得遵循市场原则与规律,真正从产品层面做到让消费者放心。如果想依靠低价竞争或违禁品来赢得市场,即便短时间内成功了,这个市场也会很快失去。

“2000亿市场份额,不是给贝豪定的目标,而是给全行业定的目标。事实上,面膜成长为超越护肤的品类都有可能。前提是,我们整个行业都得看到这个机会,并一起为之努力。”梁宏丽认为,要想赢得未来,就得去做,做了才有机会。面膜企业如果都能坚持创新、注重品质、把好的产品做到底,未来面膜的大市场一定能被打开。

本文来自品观网。

参与讨论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