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不赚钱”,大家为何还要前赴后继往里跳?

实体零售
“比男朋友还靠谱,比大姨妈还贴心,想要的时候它都在……”主打年轻消费的便利店行业却不合常理的在逆势扩张。

“比男朋友还靠谱,比大姨妈还贴心,想要的时候它都在……”有段子这样形容身边越开越多的便利店。当实体零售出现“关店潮”,主打年轻消费的便利店行业却不合常理的在逆势扩张。

▽▽▽

1

500米内扎堆四家便利店 有的生意火有的却冷清

“晚上下班回家,在小区门口的便利店买个面包再买盒酸奶,就是明天的早餐了。”家住西安城南某小区的雷女士告诉华商报记者,家门口这条街附近去年以来开了五家连锁便利店,虽然有些货品要比大超市贵一、两元,“可为了一个面包一盒酸奶就跑趟大超市划不来。”

近年来,西安的便利店越开越多,从大街小巷到居民小区无处不在。走进南门到书院门的一段街边,就有三家便利店;在吉祥村十字,从地铁口走出,拐个弯就有一家24小时便利店,过马路还有两家;而在雁环中路中铁尚都城小区门口,就开了三家便利店,街对面还有一家,短短500米范围内,就聚集了四家便利店。

在省体育场附近上班的孙靓,几乎每天早餐都在楼下便利店“解决”。“得赶在8点半之前去,不然餐点都卖完了。”她告诉华商报记者,公司楼下这家店早上售卖稀饭、包子、茶叶蛋、早餐面包和煮玉米等,“说是便利店,其实这‘早餐摊’的生意更火。”

3月2日中午放学时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门附近,某连锁便利店挤满了中小学生,“两根烤肠!”“我要三个牛丸、三个鱼豆腐!”收银台旁热腾腾的烤肠和关东煮吸引着孩子们。记者从这家店了解到,销量最好是休闲食品,以及热包子、关东煮、便当和豆浆等鲜食。一位女士买完牙膏结账,店员也向她推荐:“新推出的冰糖梨球,10元两瓶要不要带上?”

有的便利店生意火爆,但也有一些比较冷清。在离上述店不远的另一家连锁便利店,同样时间段,记者走进去很是吃惊:货架有三分之一是空的,其他三分之二的货架也只是零散摆放了一些饮料和零食,店里只有一名店员,没有顾客。“你们店不开了吗?”华商报记者忍不住问。店员小妹答:“开呢。”“那怎么货架上都是空的?”“过完年货还没到。”

另有知情人士透露,该连锁便利店从去年起就传出要被别的品牌收购,这可能对今年供货和经营都产生一定影响。

2

实体零售的逆增长 快递大佬也转身开起便利店

在互联网电商的冲击下,传统零售行业感到寒冬,但便利店却逆势增长。过去一年,我国便利店渗透率从32%上升到38%,比网购还高3%。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针对标杆便利店企业的统计,在2016年上半年,52.3%的企业保持增长,同比下降的只有16.6%,2016年整体增速应该在15%左右,市场总量达到1000亿。

2月18日,圆通速递一口气在上海新开了三家妈妈驿站,不是收发快递的网点,而是正儿八经的便利店。圆通速递品牌传播部的工作人员告诉华商报记者,圆通的便利店当然提供寄件、代收快件服务,店内主打的是日常生活消费品,比如粮油调味品、个人护理、家庭清洁、休闲零食、乳制品饮料等。他们的侧重点不是便利店推广,根本目的还是解决末端物流配送问题,引导客户快递自提,“今年有计划在西安推广该模式。”

说到快递与便利店,不能不提顺丰。早在2014年顺丰就建立了线下门店“嘿客”,当时主要采用线下展示、线上下单的模式。重新定位之后,顺丰挂出了“顺丰优选”的招牌:线上商城与线下门店融合,通过缩短供应链,为合作伙伴提供利润空间。据顺丰优选的工作人员介绍,线下实体店主打进口食品、红酒和生鲜之类,从过去的直营已转变为可以加盟。

盯上这块“蛋糕”的可不仅仅只有快递公司。庄辰超在卸任去哪儿网CEO之后,今年2月份不显山不露水就开了家“便利蜂”连锁便利店,于是有投资圈人士惊呼:“错过了共享单车,千万不要再错过便利店了!”

几乎各大连锁便利品牌也在快速扩张,7-11宣布在国内主要城市每年会保持新增门店30-40家;罗森力争到2020年店铺数量翻两番,从目前约750家扩大至3000家左右;全家也曾宣布将在2024年实现1万家门店的目标。

便利店仿佛在一夜之间就站上了消费风口。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雷宏振认为,这种现象绝非偶然。他说,便利店是对大型商超的补充,它的优势是大商超和电商都无法取代的,所以具有稳定的消费市场,没有过多受到互联网冲击。

雷宏振表示,大商超为消费者提供足够多的商品种类,属于集成化采购,需要消费者支付一定的时间成本,一次采买与时间成本相适应的商品。但消费者对一些商品的需求并不是同步形成,而便利店的优势就在于降低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使购物变成一个“顺便”行为。相比于网购,也不用花时间去等待,所以才会被各路矢志零售的资本所关注。

3

主打年轻消费诉求  西安24小时便利店4年增2倍多

那么,到底是谁在消费便利店呢?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的便利店数量应该在9万家左右,其中有一半是加油站便利店,另一半就是位于居民区或商业区的便利商店。目前入驻口碑网的便利店数量就接近4万家。

国际上公认的便利店兴起条件,大概有以下几个:人均GDP达6000美元、单身者和双职工家庭增加等。而在国内,便利店也并非新鲜事物,不过由于消费升级的驱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不少消费者对价格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敏感,从而对购物体验有了更高的要求。

“80后、90后是便利店的绝对主力。”易观国际物流行业分析师杨亚琼告诉华商报记者,年轻人追求快速、随性、碎片化的消费诉求,时间成本成为很多人考虑的重点,这与便利店的定位完全吻合,“而且便利店符合快消品的销售模式,特别容易依靠社区经济发展起来。”

家住城东振业泊公馆的郝先生就是一位便利店“忠粉”。他告诉记者,便利店一瓶水要比大超市贵10%以上,但因为常上夜班,他不会为了省几毛钱去超市排队,关东煮、零食和香烟都是顺手买了就走。况且,女儿喜欢的不少造型可爱、单价较高的糖果零食,只有便利店才能买到。

杨亚琼表示,这就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在强调一站式购物的大型超市,顾客要求比价并大批量采购,也往往会自行解决交通运输问题;而街头巷尾的便利店,则靠着休闲食品、冷饮、生鲜、各类厨房餐食和快消商品将“随手购”的顾客迎进门。尤其是与年轻客群作息比较吻合的24小时便利店,更能从侧面反映出一个区域的消费习惯。

华商报记者上周从西安市商务局了解到,根据企业的备案数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时全市24小时便利店不到200家,目前大概在500家左右,也就是说,4年来西安的24小时便利店增加了2倍多。

4

价值在“最后一公里”上

据市商务局测算,目前西安备案的便利店在1000多家,该数字不能囊括一些非品牌、连锁经营的单店。同时,该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在各连锁业态中,便利店门店的更替率还是比较高的。“便利店行业的优胜劣汰其实一直都在持续。”城市地产运营人士王建红认为,这也造成具体店面数难于精确计算。全西安至少在2000家以上,只不过市面上常见的连锁品牌包括有唐久、每一天、明喆、松林等等。

上世纪90年代末,陕西喔恩商贸有限公司就曾开过“喔恩(On-Store)便利店”。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这是西安最早的24小时便利店品牌。在“喔恩”首开纪录后,“海星便利岛”曾一度发展到四五十家店面。后因治安成本、盈利问题、母公司转型等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先行者在西安市面上已很难见到。

“目前全国的便利店品牌有相当一部分只能盈亏持平。”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华商报记者,拿西安来说,几个主要品牌的门店数量并非持续增加,因为有些门店连续亏损后只能被撤掉或者被并购。

西安唐久便利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经理梁钰玲坦言,目前便利店行业在发展中的确面临一些难题:首先,各品牌店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消费往往是随机的、用户粘度不高;其次,西安便利店的发展与国内其他城市还有较大差距,行业人才不足。

房租和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则是困扰便利店扩张的另一问题。梁钰玲介绍,以唐久便利门店为例,每月单店租金至少在1-2万元左右,而这两年房租是以10%的速度在增长;一个门店一般配备1名店长加6名员工,一个月的人工成本至少也得1.5万元,这对于经营收入就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

在本土一家便利店企业工作的张先生介绍,便利店扎堆开业,门店客流量势必有多有少,对各店利润也会造成分摊,“有生意好的自然也就有生意差的。”

杨亚琼认为,24小时便利店的运营成本更高,毕竟深夜消费量大幅缩减,但是各大连锁品牌仍然愿意做这一块,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用户粘性,培养消费习惯,“毕竟在二三线城市,便利店市场的空间还很大。”

既然便利店“不赚钱”,大家为何还要前赴后继往里跳?杨亚琼表示,很多跨行企业是为了完善自身的业态结构,便利店与消费者接触最近,能够解决大卖场无法解决的“最后一公里”。或许在物流、电商和其他具备互联网思维的“外行”眼中,便利店已成了生态链省不了的一环。

5

西安市场潜力较大   便利店或成零售业重头之一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发布的《2016年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显示,西安总得分排名全部36个城市的第31位,在饱和度方面,相当于每13027个西安人拥有一个便利店(按2015年人口和店面数计算),这说明西安的便利店行业仍存一定缺口。

“从商业价值来看,便利店是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陕西经典派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林表示,在发达国家,像日本,便利店与大卖场的占比还稍占上风;而在国内,这个数据还差的很远,相当于人家上世纪末的水平。加上消费习惯的变化,符合社区经济运作模式的便利店是未来实体零售业的趋势之一。他认为,随着西安经济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知名便利店品牌入驻。

其中,24小时便利店的前景也被看好。梁钰玲向华商报记者介绍,西安是个旅游城市,游客、出租车司机都有夜间消费需求。以他们店为例,除了少部分开在地铁站内的便利店会因为地铁晚上关闭而关闭,其他均为24小时便利店,而这些24小时门店的夜间收入大约占公司一年收入的三分之一。西安便利店的密度还远远低于沿海发达地区的水平,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雷宏振认为,西安的便利店行业与东部和南方城市有差距,一是因为商业模式所决定,西安整体商业市场目前还不够繁荣;二是和城市人群的生活习惯与消费习惯有关,西安高校多学生多,年轻人网购习惯也比较强烈。

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马云新零售概念的提出,便利店的关注度大幅上升。再加上,各大快递公司上市之后,拥有了更多的资金,未来这些巨头们势必会在全国布局便利店,而收购成熟的便利店应该是最快捷的手段,这是便利店站上风口的核心原因。

朱林认为,对于便利店行业来说,当前的盈利状况不是最重要的,在风口到来前,跑马圈地才是正事。

本文来自华商报

– END –

编辑|黄瑜  视图|王政凯

-商务联系-

首席勾搭官   微信|xiaomishu0001

参与讨论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