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是什么,一分钟告诉你

新零售
吴伯凡认为,对消费者来说,新零售的本质就是选择成本更低、维权更容易的有记名消费。
吴伯凡认为,理解新零售有三个重点:有记名消费、选择成本更低,还有维权更容易。吴伯凡比较看好的两种零售模式,第一种就是711,能解决消费者即时消费需求的便利店,另一种是提供产品、服务和体验的综合零售模式。“新零售”这个概念是马云前段时间提出来的,他认为新零售是未来电商发展的方向。但是到底什么才是新零售,新零售对我们消费者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最近,原《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在天津电视台世界经济论坛特别节目《浪潮》当中,分享了他的看法。这可能是目前对“新零售”这个概念最全面的解读。
▽▽▽

先来说说,新零售的本质是什么。吴伯凡认为,这里有三个重点:有记名消费、选择成本更低,还有维权更容易。

什么是“有记名消费”呢?以前我们去商店里买东西,买100次,商家只会说这人很面熟,但他还是不知道关于我们的其他信息,这是无记名消费。但今天,我们就算是买一卷卫生纸,只要是在网上买的,都是有记名消费的。

后台不仅会记录我们的姓名和具体地址,还会形成一个关于我们长期消费的消费档案。所以,新零售是一种有踪迹、有档案的消费。这就意味着,买家和卖家会建立起一种新的关系,也就是买家在买东西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向卖家汇报自己的种种信息,包括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信息,比如消费偏好等等。

其次,我们的选择成本会越来越低。过去我们如果想货比三家就要跑三个地方,时间成本很高。但今天我们只要在网上选一个商品品类,那么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品牌都会呈现在眼前,我们可以直接比对它们的品质和价格。所以说,新零售也意味着消费者的比较成本、选择成本就变得非常低。

第三点,新零售还意味着消费者的维权成本会变低。过去我们买完东西之后,如果发现自己上当了,往往都是吃哑巴亏。但今天如果我们买到了不满意的产品,可以把信息反馈回去,给商家打差评。当差评有一定量之后,对卖家来说就是一笔巨大的负资产。

总结一下,吴伯凡认为,对消费者来说,新零售的本质就是选择成本更低、维权更容易的有记名消费。

那么面对新零售,线下的实体店该怎么办呢?B2C我们都知道,是从企业到消费者,但是吴伯凡认为,线下实体店的生存之道得反过来,也就是C2B,把消费者的需求反映到生产的那一端。他举了一个711便利店的例子。

吴伯凡发现,同样是711卖的宫爆鸡丁,天津店的宫爆鸡丁用的是黄瓜丁,而北京店用的是芹菜丁。这是因为,711会根据不同地区分店的销售情况,来调整自己的产品。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天津既有芹菜丁也有黄瓜丁,但是他们发现天津人的口味普遍喜欢吃黄瓜丁。利用互联网的数据技术,根据消费者的数据调整产品,这就是711发展的秘诀。

既然提到了711便利店,吴伯凡也说了说他比较看好的两种零售模式。第一种就是像711这样的,能解决消费者即时消费需求的便利店。他说,百货公司现在倒闭得非常厉害,因为它只能提供“卖产品”这样一种功能,但是它的产品又不是时效性那么强的,我今天去还是明天去,差别不是很大。但是便利店不一样,它解决的是即时需求:就是现在,我需要的东西它能够提供给我。

另一种零售模式呢,是那种提供产品、服务和体验的综合零售模式,它会拿体验和服务来拉动产品销售。比如说有的书店,它卖书本身是不挣钱的。因为网上书店又不需要房租,如果你租一个实体门店的话,其实是在给房主打工。

但是亚马逊和当当重新开起来的实体书店,和之前的书店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亚马逊重新定义了实体店,它不仅提供产品,还要提供服务和体验。比如说提供社区氛围,喜欢读书的人在线上交流之后,就要到线下来聚会,那么聚会的地点就选在了实体书店。再比如说,它可能提供跟书籍相关性很强的产品,喜欢读书的人,往往还会买书店里的各种小玩意儿。甚至用户可以在网上下单后再到实体店取货,书店可以成为物流中心。

关于线上好还是线下好的争论一直都有,但是在吴伯凡看来,这两种方式对零售来说,不一定一个增加,另一个就得减少。有时候它们是一个相互协同、相互催生的过程。

本文源自/吴伯凡在天津电视台世界经济论坛特别节目《浪潮》第一季第六期《新零售,谁会打败谁》的分享

– END –

编辑|黄瑜  视图|王政凯

-商务联系-

首席勾搭官   微信|xiaomishu0001

参与讨论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