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网上流传着魅族公司又要进行裁员的消息。从内部员工的对话来看,这次并非空穴来风,而且裁员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
随后,魅族负责人对此进行了回应,表示公司确实在进行人员优化。更为重要的是,这次是为IPO做准备。
最近几年,全球手机市场增速放缓,中国手机市场竞争越发激烈,而一直走小而美路线的魅族过的颇为动荡。
虽然从创始人黄章到公司的高管都多次提到公司上市的愿景,但魅族什么时候能上市、又会在什么地方上市,都还是未知数。
裁员为IPO铺路?
关于魅族裁员的消息,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甚至到了一个月传一次的地步。
早在2016年年初,魅族宣布裁员5%,并为员工提供了年终双薪和离职补偿;2017年2月,魅族在深圳成立的智能硬件部门被整合到了珠海总部,不愿意过去的员工则被变相裁员;2017年3月,魅族负责人证实裁员比例提高到了10%。
从今年的两次裁员来看,魅族似乎加快了公司战略的调整。对于此次裁员,魅族负责人表示,裁员10%的说法是事实,公司进行人才结构优化、组织结构优化是比较正常的一个人事行为。
而且这次裁员采用分配名额的方案,涉及到公司的多个部门。如营销、行政、财务、人事、Flyme(魅族手机系统)、硬件、网络IT、CS供应链等。
这次魅族之所以再次进行大规模的裁员,主要是因为公司正在准备上市。
该人士对媒体表示,因为公司准备上市,在人力资源成本、产品销量、市场投入上都有新的考核指标,人力调整方面主要是结合人力结构的饱和度,从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的角度做出的调整。
另外,公司也在增加新的校招、社招名额。目前,人员调整已经基本完成。
关于魅族上市的事情,其实公司已经提过多次。
2016年1月底的公司年会上,黄章提出公司2016年的目标是“稳增长,创利润,挺进IPO”。在今年1月业绩发布会上,总裁白永祥再次表示,公司接下来还有上市计划。
虽然魅族将上市作为了新的发展目标之一,但公司能顺利IPO吗?
公司业绩达标吗?
很多人认为,魅族和小米特别像,而且前者比后者的线下渠道铺的更好一些。但在估值和营收方面,这两家公司又是没法比的。
而且雷军曾多次说道“小米五年内不启动IPO”,但黄章为何如此着急让魅族上市?
成立于2003年的魅族,近几年过的可谓艰难。从黄章的动态似乎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黄章曾说,我虽然不来公司,但当魅族出现重大危机的时候,我一定会出现。如果魅族不在,那我也不想在了。
2014年春节,公司的几位副总裁曾跑到黄章家里请他“出山”。因为公司当时正在经历销量低迷、高层变动、员工流失等问题。
这一次,黄章给公司开了三剂药方:扩大产品线、引入外部投资、拿出20%的个人股份启动ESOP(公司员工持股计划)。
随后,2014年上半年公司获得20亿元首轮融资,彼时估值33亿美元;2015年2月,公司又获得6.5亿美元融资,估值大概为65亿美元。
与此同时,公司也改变了此前的小而美产品策略,发布了魅蓝、魅蓝Note、魅蓝Metal,以及高端旗舰机Pro等系列手机,开始了机海战术。可能让很多人印象深刻的是公司一年能办多次新品发布会。
从销量来看,随着华为、OPPO、vivo等公司的迅猛发展,魅族的出货量算不上亮眼。2014年为500万台,2015年为2000万台,2016年为2200万台。据IDC最新数据,魅族的市场份额在前五之外,与其他厂商分食剩下的份额。
但销量放缓的同时公司的利润却提了上来。2015年,公司营收为168亿元,净亏损10.37亿元,公司资产总额为72.24亿元。2016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70亿元,净亏损为3.04亿元。今年1月,魅族表示公司已经盈利,主要原因来自于毛利的增长以及出货量的增长。
副总裁李楠也表示,公司最终认为达成盈利是更大的目标,这才没有过于在乎出货量。这次调整也可以视为是在为上市增厚业绩。
更为明显的迹象是,今年2月10号,黄章通过微博宣布回归,表示“将重新出山打造梦想机,去迎接魅族15周年。”而他此前也表示,今年产品要少一些、聚焦一些。这也意味着公司产品策略又进行了调整。
人裁了、公司盈利了、黄章“出山”了、产品策略调整了、魅族就能上市了吗?
根据创业板规定,上市公司需要满足如下条件:“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一千万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而A股的上市要求则更高。
如此看来,对于魅族来说,上市之路还有很多考验。
■本文来自灵兽网
参与讨论